核心观点 - 报告的核心论点是,无论人工智能是否构成真正的科技革命,在当前美国资本主义框架下,其发展都将加剧经济的内在矛盾,可能导致金融泡沫破裂的短期危机,或引发通缩与社会矛盾激化的长期困境 [3] - 人工智能科技革命的最终影响可能是推动全球政治经济向社会主义模式靠拢,因为社会主义模式在理论上为解决技术革命带来的分配悖论提供了更彻底的框架 [3] 理论框架:科技革命的资本论视角 - 从《资本论》的视角看,科技革命本质上是一个通缩过程,资本为逐利而创新,但创新扩散的宏观结果却是社会平均利润率下行,这构成了微观理性与宏观结果的悖论 [3][9] -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率以获取超额利润,但竞争会导致技术扩散,使得商品价格下降,超额利润消失,最终利润率趋同于低位 [9][11][12] - 技术变革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通过三种效应博弈:替代效应(资本替代劳动力)、恢复效应(创造新任务)以及仅提升要素效率,其净结果决定了劳动力份额的最终走向 [13] - 当技术创新无法维持利润率时,金融化会延迟矛盾,即通过金融投机补足利润,用债务扩张刺激虚假需求,但金融泡沫最终爆破时,宏观利润率将以更剧烈形式回归下行趋势 [12] 历史验证:美国科技革命的独特路径 - 美国1947-1987年处于“平衡期”,自动化取代人力与创造新任务相互抵消,劳动份额保持稳定,工资随生产率同步增长 [20][23] - 1987-2017年进入“失衡期”,自动化加速而新任务创造减速,任务内容向资本倾斜,导致劳动份额下降,工资增长与生产率脱钩 [23][24][30] - 1987年后美国劳动力薪资增长部分依赖政府转移支付的支持,美国个人收入中转移支付的比例持续上升,截至2024年占比达到18.29% [31][32][33] - 美国通过“债务-消费循环”机制维持经济运行,即美债扩张驱动财政扩张和居民转移支付,进而刺激消费和贸易逆差,但当前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6万亿美元,此循环濒临崩溃 [36][37] - 2008年后金融资本膨胀与产业空心化加剧,美联储总资产在2021年一度达到8.7万亿美元,但制造业投资占比从2008年的12%降至2021年的10%,资本大量流向股市回购 [38][39][40] - 美国破解科技革命内在矛盾的独特路径依赖于摩尔定律指引的持续技术迭代、金融资本创造的垄断商业模式,以及全球化将供给竞争转移至其他国家和地区 [45][46][47] 当下应用:AI作为科技革命的评估 - 与互联网革命曾提振劳动份额不同,本轮人工智能革命的特征是替代效应更强而恢复效应滞后,可能从一开始就直接压制高收入服务业的需求 [3][71][72] - 从全要素生产率看,美国在1985年后的技术进步更偏向“商业模式”革新,科技革命特征不显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陷入停滞 [61][62][63] - 美国本轮人工智能投资增速已接近互联网革命时期峰值,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GDP在剔除信息技术投资后同比增速出现走弱,显示其影响不可忽视 [75][76] - 互联网革命期间(约1995-2005年),美国政府杠杆率上升,通过公共支持弥补被抑制的恢复效应,而当前美国政府杠杆率亦创下历史新高 [64][65][66] 美国发展AI的路径依赖与必要条件 - 美国发展人工智能面临系统性的“不可能三角”困境,其前提需要降息、更大规模的财政刺激以及美元信用体系的稳固三者协同,但目前难以实现 [3] - 人工智能后续资本开支的渗透依赖于利率下行,因为除头部科技巨头外,美国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对融资成本敏感,而当前美国政策利率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处于高位 [77][78] - 政府持续的公共支持有赖于美国债务扩张和全球化模式的持续运行,即企业全球收割利润→利润回流支撑美元信用→美债扩张驱动经济→资本反哺垄断企业的循环 [81] - 若美国为发展人工智能而选择降息,可能导致美债利率下行,资本回报预期减弱,引发国际资本大幅流出,进而冲击美股特别是人工智能行业 [83][84] 未来推演:AI情境下的两种未来 - 情境一:若AI非科技革命 – 人工智能叙事破灭可能导致高利率环境刺破由资本开支和预期支撑的泡沫,引发资产价格坍塌、全球资本回流逆转的连锁反应,美股泡沫破裂并使美国经济面临衰退风险 [3][87][88] - 情境二:若AI是科技革命 – 即使人工智能是真正的革命,其长期趋势仍将是通过提升资本有机构成挤压活劳动,导致利润率下行规律回归,可能引发资本过剩而消费不足的典型矛盾 [3][89][90] - 在情境二下,人工智能的替代效应强,范围突破常规任务,延伸至认知型非例行任务,而恢复效应具有滞后性强、劳动力需求密度低的特点,可能导致劳动力需求持续承压 [90] - 从《资本论》角度看,人工智能革命将导致不变资本(c)因AI设备投入而大幅增加,可变资本(v)因劳动力被替代而减少,剩余价值(m)随之减少,最终使得利润率 m/(c+v) 下行,当前观察到的AI企业利润飙升源于超额剩余价值、全球剥削和不变资本贬值等短期抵消因素 [92][93] - 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模式在理论上具有解决人工智能革命分配悖论的优势,因其根本目标是满足人民需求,可将人工智能带来的生产力飞跃直接转化为社会福祉,而不受资本增值约束,但实践中面临效率与创新、算力与模型等挑战 [94][95][96]
AI的宏观悖论与社会主义全球化
 华福证券·2025-10-27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