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结论: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电力设备行业在历史上更容易取得趋势性的长期超额收益,消费行业整体取得长期超额的概率相较其他行业更大 [1] - 当前连续三年跑出超额的行业为电子、通信、传媒、非银金融和银行,其后续超额能否延续与市场beta及行业自身盈利周期有关 [1][2] - 非银金融与银行在连续三年获得趋势性超额后,第四年延续超额的概率较低,分别为4%和6% [1][3] 历史上易获长期趋势性超额的行业特征 - 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电力设备的"三年趋势性超额"样本数最多,表明这些行业在历史上更容易取得趋势性的长期超额 [1][2][8] - 消费行业整体取得长期超额的概率更大,其长期超额来自稳健"压舱石"的特征,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的趋势性超额可分为定价景气和定价稳定两段,体现在ROE的快速增长与稳定超过全A [1][2][10] - 电力设备板块受益于景气度的持续,取得长期超额的历史概率大于其他周期性行业,2003-2010年受益于电源与电网建设高峰,2019-2023年受益于国内双碳系统及全球电网资本开支共振 [1][2][15] 当前连续超额行业的延续性分析 - 电子行业在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相对全A跑输幅度较大,但未侵蚀滚动三年的正向超额,市场企稳后因其基本面韧性占优,2016-2017年业绩高增 [3][20] - 传媒行业在三年连续超额形成后,第四年往往无法进一步跑出超额,根本原因在于基本面,其连续超额主要集中在移动互联网浪潮期间,受政策变化及估值消化影响 [3][20] - 通信板块在2012-2015年及2021-2024年均有连续超额形成,超额收益在2025年延续,一方面源于产业趋势及运营商"垄断红利"防御属性,另一方面受益于AI产业趋势超预期 [3][20] - 本轮科技产业趋势并未终止,TMT细分行业有望连续第四年跑出超额,AI产业发展加速,硬件端价值量提升,应用端API调用量持续高增 [3][21][23] 金融行业超额收益特征 - 非银与银行在连续获得三年趋势性超额的条件下,第四年仍能延续超额趋势的概率分别为4%与6%,在全部一级行业中排名较靠后 [1][3][32] - 金融板块的超额收益常出现在市场避险或政策预期升温时,作为市场避险或政策博弈工具,但市场焦点若转向高景气赛道,资金分流会导致超额收益区间缩短 [3][32] - 2013年后银行的超额收益仅出现在2015年第二季度至2018年经济下行后半段,银行基本面缓慢下降但颇具韧性,非银板块超额收益与市场牛熊更相关,牛市初期流动性宽松推动股市走牛时证券板块更容易有超额收益 [32]
策略专题:连续三年跑出超额的行业,延续强势的概率?
天风证券·2025-10-27 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