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话会议纪要(20251026):qq宏观,张一平:二十届五中全会公报解读
招商证券·2025-10-27 16:32

宏观: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解读 - “十五五”时期被定位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且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但战略机遇期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未变[2] - “十五五”规划设定了7个主要目标,包括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等,更加关注发展质量和科技等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以当前GDP增速水平2035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可能性较高[2] - 全会明确了12项重大部署,在经济领域重点关注五大方向: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扩大内需以大力提振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3][5] - 公报提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为“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开局创造有利条件,若经济数据超预期下行四季度政策还有发力空间[5] 策略:四中全会公报解读和十五五规划展望 - 四中全会公报全文超过5000字约32段,词频分析显示科技及消费的词频有所增加,其六大要点包括主要目标新增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两大跃升、对外开放等板块排序上调、新增航天强国和农业强国两大核心战略等[6] - 10月24日发布会释放增量信息:十五五将更强调“具备主动运筹国际空间”、设置居民消费率目标、重点提及地下管网等建设(预计新增投资需求超过5万亿元)以及多个前沿科技产业[7] - 后续需关注两个时间节点:建议稿有望于会后一周左右(预计下周二)出台,正式稿约5-6万字将详细落实建议稿部署[7] - 策略建议持续关注以AI算力及应用、半导体自主可控、固态电池、商业航天、可控核聚变为代表的八大赛道,以及军工多个细分赛道,这些是全会及发布会重点支持领域[7][8] 固收:压缩利差交易分析 - 债市情绪指数为114.7较前值回升0.1,但债市情绪扩散指数为51.1%较前值回落4.5个百分点[9] - 机构久期方面,基金久期为1.91年持平,农商行久期为3.24年回落0.03年,保险久期为7.28年回落0.08年[9] - 市场杠杆率为103.7%较前值回落0.2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余额为11.7万亿元回落0.3万亿元,大行净融出余额为4.8万亿元回落0.2万亿元[9] - 二级市场成交显示,10Y国债换手率为1.5%回升0.3个百分点,10Y国开债换手率为22.7%回落1.2个百分点,超长期信用债换手率为0.32%回升0.03个百分点[9] - 6M票据转贴现利率-6M存单利差回落7.5bp至-101.0bp反映贷款需求有所回落,配置力量方面农商行配债指数为-72.2%回升8.3个百分点,保险配债指数为67.2%回升2.5个百分点[10] - 一级市场认购中地方债全场倍数回升4.3倍至20.4倍,国开债全场倍数回升0.3倍至4.0倍,国债全场倍数持平于2.6倍[10] - 相对估值方面,10年国开和国债利差收窄1.9bp至15.9bp,30年期和10年期国债利差收窄5.4bp至35.8bp[10] 地产:房地产及产业链数据解读 - 9月单月销售面积基期调整同比增速为-10.5%(较上月增加0.01pct),降幅在连续数月扩大后小幅收窄,可能与新增推盘供应同比+6%有关,但10月1-16日销量同比回落25pct至-28%[11] - 9月单月竣工面积基期调整同比增速为+1.5%(较上月增加22.9pct)并转正,呈现季末脉冲特征,但竣工同比趋势在26年下半年之前或持续处于偏低位置[11] - 9月单月新开工面积基期调整同比增速为-14.4%(较上月增加5.9pct)负增速小幅收窄,预计下半年新开工同比整体呈先升后降趋势,中期或呈现“W底”震荡过程[12] - 9月单月开发投资金额基期调整同比增速为-21.3%(较上月减少1.8pct),投资同比较施工面积同比下滑更快反映房企施工强度较弱,判断建安投资仍持续承压[12] - 9月70城新房房价环比-0.41%(环比负增速幅度较上月扩大0.11pct),二手房房价环比-0.64%(环比负增速幅度较上月扩大0.05pct),结构上一线城市环比跌幅较大[12] 银行:H股银行纳入港股通路径 - H股公司纳入港股通主要有两种路径:A+H股上市公司其H股可自动纳入,纯H股上市公司需先满足恒生综指纳入要求再满足沪深交易所规则[13] - 恒生综指纳入具体要求包括市值和流动性:市值要求为过去12个月平均市值排名前94%,流动性要求为换手率最低0.05%且过去12个月中最少有10个月达标[14] - 以东亚银行和徽商银行为例,其前12个月平均市值约为294.5亿港元和101.5亿港元,市值覆盖率分别为83.7%和92.6%,若维持条件在明年3月纳入港股通概率较大[14] - 历史数据显示公司在纳入港股通前后绝对和相对收益均为正,纳入前表现好于纳入后,低估值个股在纳入后收益更稳定,中小市值个股更易取得正收益,银行股建议提前买入并长期持有[14][15] 资产配置:A股风格配置及交易信号 - 当前市场维持震荡市判断,全A交易量能指标回落至过去5年的11.08%分位数,周度日均成交额回落至1.79万亿为过去3个月新低,估值方面大部分核心宽基指数已达过去5年高位[16] - 风格配置推荐大盘成长,因小盘风格量价趋势未见好转(中证1000指数MACD、量能指标偏空),且企业盈利边际改善、信贷脉冲上行、利率水平偏低支撑成长风格[17] - 成长风格估值仍有修复空间,国证成长较国证价值的PE估值差处于过去5年38.81%的分位数水平,尽管短期需求侧数据不及预期但重要会议后政策预期及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望消减利空[17] - 中长期配置性价比已回落,万得全A的PE和PB估值中位数的滚动3年分位数分别为97.24%和96.69%,滚动5年分位数分别为98.35%和96.36%[18] ESG:公募基金绿色投资五年演进 - 国内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经历三个阶段逐步完善,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明确“金融五篇大文章”,绿色金融可与科技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深度融合[19] - 过去五年绿色主题基金纯度持续提升,配置重心长期集中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节能降碳”两大板块,深绿基金的行业集中度更高尤其偏向电力设备等制造与上游环节[20] - 公募基金配置与宏观绿色经济结构存在错位:A股上市公司绿色收入广泛来源于能源转型与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而基金资产明显向前者倾斜,反映了资本追逐高景气、高弹性成长赛道的偏好[20] - 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为绿色投资提供政策锚,推动投资视野向两大维度扩容:转型金融支持存量产业低碳改造及绿色基建,“绿色+”交叉领域(如绿色+科技、绿色+普惠等)成为多元化长周期稳健回报的关键着力点[21][22] - 引导公募基金增配长周期绿色领域需政策与金融工具协同发力,政策层面需完善碳定价等市场机制,金融工具层面需发展绿色ABS、绿色公募REITs等以提升收益确定性和流动性[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