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央行重启国债买卖,债市破局
华西证券·2025-10-28 09:11

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解读 - 央行于2025年10月27日宣布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10年和3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当日下降4-5个基点[1] - 央行历史上三轮增持国债:2003年转换1663.57亿元借款为国债,2007年定向发行1.35万亿元特别国债,2024年8-12月净买入1万亿元国债[1] - 央行可卖出国债主要为2024年增持部分,因前两轮增持国债流动性低不适合二级市场交易[2] - 截至2025年9月末,央行资产中中央政府债权规模为2.22万亿元,较2024年12月末高点2.88万亿元下降6575亿元[2] 央行买债操作行为分析 - 大行在央行买债前增持短债:2024年6-7月月均净买入1年内国债865亿元和1-3年国债1060亿元,高于4-5月均值416亿元和359亿元[3] - 2025年8月大行净买入1年内国债1146亿元和1-3年国债1787亿元,9月增持3年及以上国债净买入1266亿元[3] - 2025年1-10月5-10年期国债净融资占比从2024年53.3%提升至70.9%,供给结构变化推动央行配置中长久期国债[3] 政策背景与市场影响 - 央行重启国债买卖可能替代降准,2025年5月已实施一次降准和降息,当前保留政策空间应对突发事件[4] - 2025年10-12月政府债净发行规模预计分别为1.02万亿元、1.09万亿元和0.45万亿元,压力较三季度减轻[4] - 央行买债可为2026年初约2万亿元地方政府化债额度发行奠定基础,缓解资金波动和银行承接压力[4] - 央行操作逆转债市空头预期,10年国债收益率或冲击1.70%-1.75%,次新券收益率可能回到1.65%-1.70%[6] - 5年左右国债品种直接受益,30年与10年国债高利差及10年国开与国债利差有望转化为超额收益[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