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简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逐步兑现,宏观审慎管理持续完善
东海证券·2025-10-28 16:00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指数评级为“标配”,即未来6个月内银行业指数相对沪深300指数的波动幅度预计在-10%至10%之间 [1][5] 报告核心观点 - 央行恢复买卖国债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进一步落实,10-12月累计净买入7000亿元国债 [4] - 市场对政策的反应预计更理性,债市将延续震荡行情,难以重现2024年Q4的债牛水平 [4] - 加快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有助于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缓解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 [4] - 银行业Q4信贷增速将逐步放缓,但新型政策性工具或对信贷产生较好撬动效果,2025年息差下行压力将明显小于2024年 [4] - Q3银行板块调整后股息优势再度体现,建议关注板块修复机会 [4] 事件与政策分析 - 事件背景为2025金融街论坛及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的主题演讲 [4] - 央行重启国债买卖的时机成熟,依据包括国内物价指数持续偏弱需宽松政策、美国就业放缓及美联储降息预期、人民币贬值压力缓解、债市稳健运行 [4] - 央行9月及10月中长期流动性净投放规模分别达到6000亿元和7000亿元,本次恢复买卖国债对流动性仍有改善效果 [4] 市场影响与银行经营展望 - 政策对债市情绪有积极影响,但受股市良好表现缓解资产荒、央行操作策略更成熟、流动性充裕推动效应钝化等因素制约,债市难现大涨 [4] - AI浪潮推动市场风险偏好转向,股债跷跷板效应对债市形成压制 [4] - Q4中小银行投资收益面临较大基数压力,但息差压力与中间业务收入改善将有所缓解,整体业绩压力有限 [4] - 银行业零售资产风险拐点有待确认,但参照制造业、对公房地产业不良周期演进路径,预计整体资产质量依然稳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