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金融工程报告内容,以下是关于报告中涉及的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报告主要对宽基指数进行多维度跟踪分析,并未涉及复杂的量化选股模型或因子,其核心是对各类市场指标进行统计和展示。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风险溢价 - 因子构建思路:以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为无风险利率参考,计算各宽基指数收益率与其差值,用以衡量权益资产相对于无风险资产的超额回报和投资价值[2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风险溢价的计算公式为宽基指数的收益率减去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报告中对各指数(如上证50、沪深300等)的当前风险溢价、近1年及近5年分位值进行了统计[28][30]          其中,无风险利率采用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30]  2 因子名称:股债性价比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股票市盈率倒数(即盈利收益率)与债券收益率之差,来比较股票和债券两类资产的相对吸引力[4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股债性价比的计算公式为各宽基指数PE-TTM的倒数减去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42]          报告中使用近5年数据的80分位值(机会值)和20分位值(危险值)作为参考基准[42]  3 因子名称:破净率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统计市净率(PB)小于1的个股数量占指数总成分股数量的比例,来反映市场总体的估值水平和悲观情绪[49][5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破净率因子直接计算指数成分股中破净个股的占比。报告列出了各宽基指数当前的破净率具体数值[4][51]       4 因子名称:指数换手率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指数整体的交易活跃程度,计算方式为指数成分股的加权平均换手率[1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指数换手率的具体计算公式为:Σ(成分股流通股本 * 成分股换手率) / Σ(成分股流通股本)。报告列出了各宽基指数在特定日期的换手率[17]  5 因子名称:股息率 - 因子构建思路:计算指数成分股的现金分红回报率,是红利投资风格的重要参考指标[4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股息率为指数成分股每股股息与每股股价的比率。报告跟踪了各指数股息率的当前值、历史分位值及与均值的偏离情况[49]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未提供基于历史数据的严格因子回测绩效指标(如IC值、IR等)。所有因子的“测试结果”均表现为在特定时点(2025年10月27日)的截面数值或历史分位值,具体取值如下:  1 风险溢价因子 - 上证50:当前值0.77%,近5年分位值81.43%[30] - 沪深300:当前值1.18%,近5年分位值88.17%[30] - 中证500:当前值1.66%,近5年分位值92.94%[30] - 中证1000:当前值1.02%,近5年分位值79.37%[30] - 中证2000:当前值0.94%,近5年分位值74.92%[30] - 中证全指:当前值1.20%,近5年分位值87.22%[30] - 创业板指:当前值1.98%,近5年分位值88.73%[30]  2 股债性价比因子 - 测试结果:报告中未列出各指数股债性价比的具体数值,仅指出没有指数高于其80%分位,中证500低于其20%分位[42]  3 破净率因子 - 上证50:22.0%[4][51] - 沪深300:16.33%[4][51] - 中证500:10.8%[4][51] - 中证1000:7.4%[4][51] - 中证2000:3.0%[4][51] - 中证全指:5.83%[4][51] - 创业板指:1.0%[4][51]  4 指数换手率因子 - 中证2000:3.85[17] - 创业板指:2.99[17] - 中证1000:2.73[17] - 中证500:2.05[17] - 中证全指:1.89[17] - 沪深300:0.8[17] - 上证50:0.41[17]  5 股息率因子 - 上证50:当前值3.18%,近5年分位值34.55%[49] - 沪深300:当前值2.60%,近5年分位值34.30%[49] - 中证500:当前值1.32%,近5年分位值13.72%[49] - 中证1000:当前值1.10%,近5年分位值38.76%[49] - 中证2000:当前值0.77%,近5年分位值16.12%[49] - 中证全指:当前值1.95%,近5年分位值31.74%[49] - 创业板指:当前值0.96%,近5年分位值64.79%[49]   其他市场指标(非因子)  报告还展示了一系列基础市场指标,它们描述了市场状态但本身不直接作为量化因子使用:  1 指标名称:PE-TTM(滚动市盈率) - 构建思路:衡量指数估值水平,计算为总市值除以归母净利润TTM[36] - 具体构建过程:标准PE-TTM计算方法。报告列出了各指数的当前PE-TTM及其近1年、近5年和全历史分位值[39][40]  2 指标名称:均线比较 - 构建思路:通过比较指数收盘价与不同周期移动平均线(如MA5, MA10等)的位置关系,判断短期趋势和支撑压力[14][15] - 具体构建过程:计算指数收盘价相对于各期均线的百分比偏离。例如,vsMA5 = (收盘价 / MA5) - 1。报告展示了各指数相对于5日、10日、20日等均线的偏离幅度[15]  3 指标名称:收益分布形态(偏度与峰度) - 构建思路:通过统计日收益率分布的偏度和峰度,分析收益分布的特征和变化[23][24] - 具体构建过程:计算近5年及当前日收益率序列的偏度和峰度(计算峰度时减去了3)。报告比较了各指数当前值与近5年均值的差异[24]
A股市场快照:宽基指数每日投资动态-20251028
 江海证券·2025-10-28 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