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行业负债与投融资变化观察信用扩张信号是否出现?
东吴证券·2025-10-28 20: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行业信用扩张温和,企业信心不足,宏观基本面慢修复,债券市场震荡下行,“股债跷跷板”波动难反转 [1] - 行业间信用扩张存在结构性分化,呈现“结构偏向+节奏不均”的温和修复态势 [1][2] - 建议关注轻工制造、电子等信用扩张行业的信用债配置机会,以及房地产、食品饮料等信用收缩行业中风险可控企业的信用债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行业信用扩张温和,较过往未见显著发力 - 非流动负债规模扩张延续但增速低位,2025 年上半年末同比增速 3.62%、环比增速 3.52%,企业信用扩张意愿未显著抬升,经济基本面增速难快速扭转 [9][10] - 融资流入节奏平稳,2025 年上半年同比微增 0.89%、环比增长 12.51%,未修复至高景气阶段,信用扩张信号不明显 [12][15] - 投资支出同比连续为负,2025 年上半年同比下降 1.71%、环比下降 21.83%,信用落地乏力,资金流向实体投资节奏慢 [18][19][20] 行业间结构性分化仍为信用扩张主旋律 - 非流动负债方面,基建、制造和民生类行业逆周期调节能力强,消费类行业需求承压,部分行业加杠杆积极,部分行业去杠杆 [25][26] - 融资流入方面,信用扩张方向向中高端技术制造等行业迁移,地产、传统消费等行业融资活跃度下滑 [30][31] - 投资支出方面,多数行业投融资闭环未完成,部分行业投资稳健性好,资金或来源于内部筹资 [33][34] - 综合来看,信用扩张呈结构性,部分行业信用扩张,部分行业信用收缩,需综合考量三项指标筛选行业 [3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