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宏观治理逻辑变化系列(一):联储独立性受损如何改变宏观叙事?
华泰证券·2025-10-29 10:18

美联储独立性挑战的背景与现状 - 自2025年8月底特朗普提出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以来,对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加剧,金价上升斜率加大[2] - 特朗普此轮干预是近80年来最直接、系统的挑战,表现为公开批评创历史之最、尝试解雇理事库克触及法律灰色地带、提名米兰担任理事并兼任白宫职务突破政策防火墙[5] - 市场已开始定价美元公信力结构性下降,2025年金价、数字货币、核心股权资产等估值区间明显上移[2] 美联储独立性的历史与法律基础 - 美联储独立性历经大萧条、二战及1970年代大通胀等考验,通过1935年《银行法》、1951年《财政部-美联储协议》及沃尔克抗通胀实践逐步确立[3][14] - 独立性体现在四大维度:组织架构与人事任命独立、决策程序独立、政策工具独立、职能履行不受专业外因素干扰[3] - 理事任期长达14年且交错,总统仅可因"正当原因"罢免,美联储自筹资金免受国会预算施压,构成独立性基石[20] 历史干预案例与宏观影响 - 历史上总统干预多集中于财政扩张周期或大选前夕经济不稳时,如约翰逊政府(1965年)赤字从82亿美元升至161亿美元(赤字率1.2%至1.8%),尼克松政府(1971-72年)政策利率下降快于通胀致真实利率下降[4][25][33] - 美联储独立性受损易引发通胀脱锚:伯恩斯时期(1970年代)政策被政治化导致通胀失控,而沃尔克时期(1980年代初)顶住压力加息虽致失业率超10%但奠定长期稳定[4][34][35] - 干预的典型宏观影响包括短期名义利率被压低、真实利率下降或转负、美元承压,如尼克松干预期间美元指数下跌4.1%[67][70][71] 当前独立性削弱的潜在风险 - 若独立性持续削弱,美联储非常规工具(如量化宽松)可能被政治化,影响金融稳定机制及跨监管协同,2025年《天才法案》等加密资产立法已显监管宽松倾向[6][56][58] - 近期美国增长加速+财政宽松下,联储指引多次降息可能压低真实利率;中长期财政可持续性下降、银行去监管等或引发美元超发,未来3-5年美元指数下行幅度或扩大[6] - 政治压力可能通过人事变动影响政策,如米兰在2025年9月议息会议中主张降息50基点,其利率预测远低于其他成员[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