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有色金属行业的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 [7]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基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指引,金属行业供给将维持低速稳定高质量增长,而需求将受益于新质生产力行业发展而快速扩张,供需结构的改善有望推动金属行业盈利能力及估值水平持续优化 [1][13] 供给侧分析总结 - 战略矿产保护与增储至关重要,国家将统筹资金支持资源开发并建立国家储备,储备规模或达GDP的1.2%,例如2025年1-5月精炼镍采购超7万吨,累计显性储备超10万吨,约占2024年全球镍精炼产量的3% [2][16] - 有色金属产量增速将明显收缩,2025-2026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目标设定为1.5%左右,远低于2024年4.3%的同比增速,旨在通过“反内卷”政策优化产能 [3][18] - “反内卷”政策在钢铁和锂行业已见成效:2025年8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毛利率升至8%,远超去年同期的2%;申万钢铁行业市盈率从去年同期20.52X升至40.86X,同比上升99%;新《矿产资源法》实施后,碳酸锂期货价格从2025年7月1日62980元/吨累计上涨28%至10月28日80800元/吨,锂行业平均动态市盈率从23.94X升至28.81X,上升20% [3][8][18] - 政策可能向镁行业等产能利用率低、盈利水平低迷的子行业扩散,以形成良性市场竞争秩序 [8][18] - 重视绿色低碳生产,目标到2025年底电解铝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30%,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达25%以上;2024年我国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1915万吨,约占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4%,计划2025-2026年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同比增长超4.4% [19] - 推动供给高端化,目标到2030年高端材料自给率从55%提至80%,并形成特定高端材料产能 [21][23] 需求侧分析总结 - 金属需求增长将主要受益于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包括新能源产业链、存储及产业升级链、可再生能源低碳循环产业链等 [9][21] - 以铜为例,新兴需求推动其需求曲线右移:2025-2030年新能源汽车用铜年复合增速或达16%;至2030年,数据中心带来的新增铜需求或达55万吨,约占2024年全球铜需求2%;风电、光伏每年累计新增用铜量或达52万吨,可能推动全球铜需求曲线每年右移约2% [9][21] - 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行业将持续提振铜、铝、锂、镁等金属需求,铷、铯、钽、锗、稀土磁材等需求与航空航天、电子行业发展高度共振 [9][21] - 中国正重新定义优质资源输出规则,对稀土、钨、锑、镓、锗等稀有金属实行出口管制以争夺全球定价权 [10][22] - 以稀土为例,中国稀土储量4400万吨占全球40%,矿产量21万吨占全球70%,冶炼分离产能40万吨占全球92%,通过出口管制(如2025年4月限制7类中重稀土,10月全产业链管制)提升定价权,2023-2024年稀土矿采供给年额度增速从21%降至6% [10][22] - 以镓为例,中国产量占全球原生镓产量98%,实施出口管制后,伦敦战略金属市场镓现货价从2025年初597美元/千克升至9月底1100美元/千克,年内涨幅高达84% [10][24] 行业基本资料 - 行业涵盖13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49367.91亿元,流通市值43295.11亿元,行业平均市盈率为28.55 [4]
有色金属行业:供需结构改善或持续优化金属行业盈利能力及估值水平
东兴证券·2025-10-30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