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回升周期:主导力量、政策基础和前景展望
信达证券·2025-10-30 14:03
PPI主导力量与当前态势 - PPI的走势主要由生产资料价格主导,其在PPI中的权重约为75%[8] - 生产资料内部,采掘、原材料、加工工业的价格波动幅度沿产业链梯度递减,分别为16.12%、9.67%、2.99%[10][11] - 行业法显示,“三黑一色”(黑色金属、石化、煤炭、有色金属)是主导PPI波动的关键行业[20][23] - 当前积极信号显现:生产资料价格环比已摆脱负区间,且“三黑一色”重点行业中超六成行业价格环比由负转正[3][24] 产能过剩与“反内卷”政策影响 - 2023年以来出现第三次(部分行业)产能过剩,2024年三季度产能过剩规模占总产能比重达4.3%[44][46] - “内卷式”竞争的根源是产能扩张快于需求增长,2020年二季度至2023年一季度产能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38] - “反内卷”政策聚焦产能治理,旨在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有望带来产能过剩下行拐点[49] - 历史数据显示产能过剩规模与PPI高度负相关,产能过剩化解进程加快有望推动PPI迎来上行拐点[50] PPI转正前景与政策路径 - 回顾四轮PPI转正周期,政策核心驱动均为货币宽松搭配需求扩张或供需并进(如2009年“四万亿”、2016年供给侧改革)[68][70][78] - 当前已具备货币政策宽松基础(7次降息+6次降准)和供给侧反内卷政策,若配套需求侧政策,PPI回正节奏可能加快[3][83] - 基准情形下,若有配套需求侧政策(提振力度接近2016年一半),PPI同比有望在2026年二季度(明年年中)回正[84][85] - 若PPI如期转正,将改善工业企业盈利预期,企业利润增速可能与股指形成正向共振[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