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 - 报告对A股(003816 CH)和H股(1816 HK)均维持“买入”评级 [6] - A股目标价为人民币4.70元,H股目标价为3.69港币,较前值有所上调 [5][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6年广东市场化核电盈利有望提升,主要驱动因素是广东年度电力交易方案取消核电变动成本补偿机制,预计将推动交易电价同比增长 [1][3] - 公司3Q25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较前两个季度显著收窄,主要因所得税补缴已于上半年完成 [2] - 公司在建机组规模可观,产能陆续释放有望增厚公司价值,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将有3台集团所属机组投运 [4][5] 三季度业绩表现 - 3Q25实现营收205.56亿元,同比下滑10.21%,环比增长7.40% [1] - 3Q25归母净利润为26.24亿元,同比下滑8.81%,环比下滑10.32%,但位于预期区间上沿 [1][2] - 1-9M25累计营收597.23亿元,同比下滑4.09%;累计归母净利润85.76亿元,同比下滑14.14% [1] - 3Q25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8.81%)较1Q25(-16.07%)和2Q25(-16.54%)显著收窄 [2] - 1-9M25运营管理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同比增长3.17%至1721.79亿千瓦时,但3Q25单季上网电量同比下滑3.39%至588.19亿千瓦时 [2] 广东电力市场政策影响分析 - 2026年广东电力交易方案取消核电变动成本补偿机制 [3] - 公司广东10台市场化机组2026年年度市场化交易电量预计同比提升39亿千瓦时(增幅14.29%)至312亿千瓦时 [3] - 假设广东2026年年度交易电价较燃煤基准电价顶格下浮20%至0.372元/千瓦时,测算政策变动将为公司带来总归母净利润提升约2.09亿元,机组加权平均综合电价同比提升约5厘/千瓦时 [3] 在建项目与产能展望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共管理20台在建核电机组,其中4台处于调试阶段 [4] - 预计惠州1号机组将于2025年下半年投产,惠州2号机组将于2026年上半年投产,苍南1号机组有望于2026年投产(上述机组归属于控股股东) [4] - 公司对惠州核电、惠州第二核电、惠州第三核电和湛江核电相关股权的收购仍在推进中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97.88亿元、107.89亿元、113.26亿元 [5] - 基于2026年预测EPS 0.21元、BPS 2.59元,参考A股可比公司2026年预测PE均值19.2x及H股历史5年PB均值0.94x,给予A股2026年PE 22.0x,H股2026年PB 1.3x [5] - 当前A股收盘价4.09元,H股收盘价3.17港币(截至2025年10月29日) [7]
中国广核(003816):26年广东市场化核电盈利有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