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三季度主动基金持仓结构凸显"科技主线主导、高端制造扩散、防御与消费回调"新格局 资金流向体现机构对AI扩散周期、新能源产业链和高端制造升级看多态度 行业配置重心再平衡强化公募资金结构性牛市核心逻辑 展望四季度 市场有望在宏观预期修复与政策预期带动下开启新一轮上攻 科技成长与高端制造成机构配置核心方向 资金结构性偏好将继续强化 [3][8][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Q3主动基金重仓股持仓结构总览 - 三季度主动基金重仓股集中度上升 重仓股数量从二季度2946只降至2902只 A股持仓总市值从1.39万亿元升至1.78万亿元 环比增27.58% 港股持仓从3413亿元升至4185亿元 环比升22.62% [3][5] - A股持仓呈现集中趋势 前三季度行业市值占比前五为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通信和有色金属 重仓市值CR3达46% CR5达62% 环比显著上升 [3][6] - 行业配置重心向"科技制造+能源资源"集中 呈现"轻防御、重成长"特征 通信、电子、传媒增仓榜首 剔除涨跌幅持仓量分别升47%、38%、18% 防御与传统消费板块减仓显著 公用事业、银行、社会服务持仓量分别降58%、43%、39% [3][6][7] - 与二季度比 三季度主动基金前二十重仓股名单调整大 7家企业新进 7只退出 新进多来自电子、通信和新能源赛道 受益于算力基建和新能源产业景气提升 退出多为传统行业 基本面稳健但盈利增速有限 [3][15][16] - 港股腾讯控股与阿里巴巴 - W仍是配置集中、基本面优的标的 阿里巴巴持仓市值激增至529亿元 泡泡玛特、小米集团等被减持 整体延续二季度趋势 凸显科技成长崛起与传统消费、金融边缘化 [3][17][20] 三季度主动基金头部重股持仓追踪 - 三季度前二十重仓股名单调整大 7家企业新进 7家退出 新增多来自电子、通信和新能源赛道 持仓市值135 - 372亿元 退出多为传统行业 二季度持仓市值94 - 165亿元 [15][16] - 港股腾讯控股与阿里巴巴 - W仍是核心配置 阿里巴巴持仓市值激增至529亿元 泡泡玛特、小米集团等被减持 基金更青睐高景气新消费与医药龙头 [17] 三季度行业龙头重仓股追踪 - 三季度对通信、电子、传媒、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大幅加仓 通信加仓光模块和通信设备龙头 电子转向半导体与电子组件上游 传媒偏好游戏与营销龙头 有色金属受益价格回暖与海外需求 电力设备新能源投资热度高 [21][22] - 交通运输等防御性行业被减持 家电龙头如美的、格力被减仓 银行、保险和公用事业板块因赔率低资金流出涌向科技 [3][23] 投资建议 - 聚焦AI扩散主线 从算力向应用延伸 关注机器人、端侧AI等方向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有修复空间 [25] - "反内卷"主线关注多晶硅、光伏组件等创业板新能源细分领域 [26] - 金融修复主线 券商或迎估值重估窗口 关注头部综合券商与资本中介业务占比高的龙头机构 [27]
2025年三季度主动基金重仓股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