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2025年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显著增长,股票仓位处于历史高位,投资集中度提升,重点增持科技和新能源行业,减持传统防御性行业 [4][7] 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及发行情况 - 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达4.12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9.68%,基金数量达4626只,增加1.58% [4][7] - 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规模分别增长19.20%、20.71%和17.45% [7] - 三季度新发主动权益基金规模561.10亿元,环比上升53%,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发行规模505.74亿元,占主导地位 [4][9]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 - 三季度A股主要指数普遍上涨,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涨幅分别达50.40%和49.02% [12][13] - 主动权益基金收益表现优异,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收益率分别为25.19%和25.51%,超越沪深300指数17.90%的涨幅 [12][14] - 中盘风格基金(累计收益率22.94%)和成长风格基金(累计收益率26.84%)表现显著优于其他风格 [15][16] - 行业层面,通信、电子、电力设备行业指数涨幅居前,分别为48.65%、47.59%和44.67%,而银行行业指数下跌10.19% [17][18][19] - 行业主题基金中,科技、新能源、周期主题基金收益率中位数领先,分别为44.97%、39.13%和35.76% [20][21][22] 主动权益基金持仓分析 - 股票仓位中位数达91.23%,较上季末上升1.12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4][25] - 前十大重仓股仓位中位数48.39%,较上季末上升3.39个百分点,显示持仓集中度提升 [4][27] - 电子行业为第一大重仓行业,持仓占比进一步提升至23.43%,增持6.11个百分点;电力设备、通信、传媒行业持仓占比亦分别上升2.18%、2.60%和0.15% [4][29][31] - 重点增持电子、通信和电力设备行业,分别增持6.11%、2.60%和2.18%;减持银行和食品饮料行业,分别减持2.64%和1.50% [4][31][32] - 宁德时代重回第一大重仓股,持仓市值735.70亿元;工业富联、中芯国际新进入前十大重仓股 [33][34] - 个股增持规模前三位为中际旭创(398.51亿元)、新易盛(371.25亿元)和工业富联(337.62亿元);小米集团-W、招商银行遭显著减持 [35][36] - 重仓宁德时代的基金数量增加206只至1096只;立讯精密、寒武纪-U、工业富联重仓基金数量分别增加209只、352只和432只 [37][38][39] - 港股配置方面,主动权益基金港股仓位中位数小幅下降0.36%至26.67%,而港股主题基金仓位上升1.22%至85.02% [4][40][41] - 港股主题基金重点增持商贸零售(增持4.06个百分点)和有色金属(增持3.71个百分点)行业,增持阿里巴巴-W(27.25亿元)和腾讯控股(21.04亿元)幅度居前 [43][44][45]
主动权益基金2025年三季报:股票仓位抬升,重点增持科技和新能源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