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联储10月FOMC会议点评:预防式降息延续
交银国际·2025-10-30 22:48

核心观点 - 美联储在10月FOMC会议上如期降息25个基点至3.75%-4.00%区间,此次降息是在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关键数据缺失的背景下进行的,体现了其“预防式降息”的政策取向,旨在对冲就业下行风险 [1] - 美联储内部分歧扩大,后续降息路径趋于谨慎,政策利率已接近中性利率水平,12月进一步降息并非确定事件,未来决策将高度依赖数据 [2] - 美联储宣布将于12月1日停止缩表,因流动性出现趋紧信号且资产负债表规模已显著缩减,停止缩表后将继续推进资产负债表正常化进程 [3] - 短期政策路径不确定性上升,市场对12月降息预期已从会前的82.4%降至63.8%,美元指数预计走强,市场波动风险增加,可能扰动金属价格及新兴市场风险资产 [3][4] 货币政策行动与背景 - 美联储10月议息会议降息25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3.75%-4.00% [1] - 降息决策背景复杂,美国政府停摆导致9月非农就业报告等关键数据缺失,美联储在无法感知劳动力市场真实温度下仍选择降息,体现“雾天开车”式的预防性对冲 [1] - 尽管私营数据显示初请失业金人数维持低位、职位空缺相对稳定,但9月ADP数据显示就业市场仍在放缓,同时9月CPI延续放缓也为降息提供了条件 [1] 内部意见与未来政策路径 - 利率声明出现两张反对票,理事斯蒂芬·米兰主张降息50基点,而堪萨斯联储主席施密德则认为应暂停降息,显示内部分歧扩大 [2]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鹰派信号,明确表示12月进一步降息“远非板上钉钉”,强调政策不预设路径 [2] - 当前政策利率已降至4%,距离官员认为的3%中性利率水平仅余约4次降息空间,货币政策限制性程度已明显缓解 [2] - 12月议息会议前,美国政府停摆有望于11月中旬结束,届时公布的11月就业与通胀数据将是判断政策走向的关键窗口 [2] - 近期中美经贸关系阶段性缓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关税引发的通胀上行压力 [2] 缩表政策与流动性状况 - 美联储宣布将于12月1日停止缩表 [3] - 停止缩表的背景是美国货币市场出现流动性趋紧信号:隔夜逆回购余额持续下降、常设回购便利使用量增加、银行准备金规模收缩、有效联邦基金利率相对于准备金余额利率上升 [3] - 自2022年6月启动缩表以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缩减2.2万亿美元,占GDP比重由高峰时的35%降至约21% [3] - 停止缩表后,美联储将继续允许机构MBS到期,并将所得资金再投资于短期国债,以缩短资产负债表加权平均久期,推进正常化进程 [3] 市场影响与展望 - 10月议息会议后,市场对12月降息的预期从会前的82.4%降至63.8% [3] - 美元指数出现阶段性触底反弹迹象,在鲍威尔释放鹰派信号后预计将进一步走强 [4] - 美股处于历史高位,市场融资杠杆比例向历史高点攀升,市场波动风险预计显著增加 [4] - 上述因素可能对金属价格以及新兴市场风险资产造成扰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