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泰海通(601211):总资产破2万亿,收费类业务稳健,用表常态化在途
招商证券·2025-10-31 10:0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国泰海通(601211.SH)的投资评级为“强烈推荐”(维持)[1][10] 核心观点 - 国泰海通与海通证券合并后业务调整节奏超过预期,总资产突破2万亿,收费类业务表现稳健,资金运用(用表)正回归常态化 [1][2] - 公司轻资本业务和信用业务市场占有率明显跃升,预计将构建起收费类业务和用资类业务的双向循环,推动业绩更上台阶 [10] - 受益于市场活跃度提升和市场风偏向好,公司作为头部券商有望优先受益,实现全方位业绩增长 [10] 总体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9亿元,同比增长102%;扣非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80% [1][2] - 2025年单三季度营业收入220亿元,同比增长136%,环比增长82%;单三季度扣非净利润90亿元,同比增长102%,环比增长126% [2]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总资产突破2万亿元,环比增长11%;归母净资产达3241亿元,环比增长1% [2] - 年化后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8%,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经营杠杆为4.77倍,延续提升态势 [1][2] - 降本力度较大,单三季度管理费用占调整后营业收入比重为41%,环比下滑9个百分点 [2] 业务收入结构 - 主营业务收入中,自营业务/经纪业务/信用业务/资管业务/投行业务/其他业务占比分别为46%/24%/12%/10%/6%/3% [2] - 各业务占比同比变化分别为:自营-3个百分点、经纪+4个百分点、信用+5个百分点、资管-3个百分点、投行-2个百分点、其他+1个百分点 [2] 收费类业务表现 - 经纪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经纪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143%;单三季度经纪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269%,环比增长65% [3] - 投行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投行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46%;单三季度投行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96%,环比增长81% [3] - 投行市场地位:按发行日计,2025年第三季度A股IPO募集资金117亿元,市占率15.6%,行业排名第2;再融资募集资金1182亿元,市占率14.9%,行业排名第3;债券承销规模11999亿元,市占率9.9%,行业排名第3;港股股权承销规模124亿港元,市占率3.7%,行业排名第8 [3] - 投行项目储备: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A股IPO储备项目19单,位列行业第1;再融资储备项目13单,位列行业第4 [3] - 资管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资管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49%;单三季度资管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80%,环比增长20% [4] - 公募基金非货AUM表现: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华安基金、海富通基金、富国基金的非货币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分别增长31%、73%、39% [4] 资金类业务表现 - 自营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自营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90%;单三季度自营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93%,环比增长106% [5][9] - 自营投资资产: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交易性金融资产6717亿元,环比增长8%;其他债权投资1430亿元,环比增长14%;其他权益工具投资585亿元,环比增长26%;衍生金融资产119亿元,环比增长23% [9] - 自营风险控制指标:公司自营权益类资产/净资本、自营固收类资产/净资本分别为30.72%、323.03%,环比分别提升5.93个百分点、33.01个百分点 [9] - 信用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利息净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232%;单三季度利息净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286%,环比下降19% [9] - 信用业务规模: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融出资金2386亿元,环比增长27%,两融市占率为9.96%,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买入返售金融资产577亿元,环比下降21% [9] - 信用减值损失: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3亿元,单三季度计提11亿元,主要源自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后新增的租赁业务 [9] 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7亿元/247亿元/27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1%/-14%/+9% [10] - 预计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681.96亿元/761.19亿元/830.4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7.1%/11.6%/9.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