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月度市场策略:短期关注风格切换,中期布局“十五五”结构性机遇-20251031
浦银国际·2025-10-31 20:53

核心观点 - 市场短期或呈现震荡向上态势,需留意风格切换,大盘价值股可能占优,红利股配置价值回归,港股AI概念股仍是科技端配置主线[1] - 主要中国股指估值已回归合理水平,但港股科技股估值仍偏低,投资港股性价比较高[1][4] - 中长期建议关注"十五五"规划中政策重点支持产业的结构性投资机遇,包括人工智能、量子科学、高端制造、绿色能源等领域[1] 月度市场回顾 - 10月MSCI中国指数上涨2.0%,上证综合指数上涨2.7%,恒生指数下跌2.1%,纳斯达克金龙中概股指数下跌2.0%[4] - 10月初中美贸易争端升级导致全球股市下跌,但未重现4月恐慌性下跌,随后美方释放达成协议信号[4] - 10月25-26日第五轮经贸磋商后股指跌幅快速修复,10月30日中美元首APAC会晤达成阶段性协议[4] - 能源和公用事业板块领涨,医疗健康板块领跌[4] 估值分析 - MSCI中国指数前瞻市盈率13.0倍,恒生指数11.6倍,分别位于过去五年均值正0.7倍和正1.1倍标准差附近[25] - 上证综指前瞻市盈率14.4倍,高于过去五年均值正2.4个标准差[25] - 恒生科技指数前瞻市盈率20.4倍,仍低于过去五年均值,显著低于纳斯达克指数的30.9倍[25] - AH溢价平均值从9月底20.8%收窄至18.5%[26] 盈利预期 - MSCI中国指数2025年/2026年预期盈利增速为0.0%/15.3%[40] - 恒生指数2025年/2026年预期盈利增速为-2.6%/12.3%[40] - 恒生科技指数2025年盈利增速-8.7%,2026年上调至43.7%[40] - 上证综指2025年/2026年预期盈利增速21.1%/11.3%[40] - 过去一月MSCI中国指数2025年每股盈利预期略下调0.2%,恒生指数上调0.2%,上证综指上调0.2%[41] 资金流向 - 10月2日-29日外资净流入中国内地市场15.7亿美元,较9月38.7亿美元明显放缓[4][51] - 同期外资净流入港股市场2.8亿美元,较前期放缓[4][56] - 南向资金10月累计净流入858.5亿港元,日均53.7亿港元,较9月日均85.7亿港元下降[59] - 外资流入主要由被动型资金驱动,主动型资金流入放缓[51][56] 行业配置与风格切换 - 过去一月价值股跑赢成长股5.6%,大盘股跑赢小盘股2.7%[72] - 材料和金融板块盈利预期上调幅度领先,可选消费、信息技术板块下调幅度较大[63] - 短期建议关注电信服务、金融等低估值红利板块[63] - 恒生综合指数中材料和信息技术保持强势,沪深300指数中材料、工业、电信服务和信息技术动能较强[64] "十五五"规划投资机遇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向:关注矿业、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升级,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以及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8][79] - 科技自立自强方向:重点关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半导体产业链,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信创和云计算),生物制造等[8][80] - 强大国内市场方向:大众消费、国货品牌,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新消费及服务型消费,现代物流等[8][80] - 历史回测显示规划公布后短期市场大概率录得正回报,大盘风格赢率较高,价值风格受青睐[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