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反映中美关系缓和带来的风险偏好抬升 但市场从流动性驱动向基本面驱动过渡仍需确认两大核心要点:中美经贸关系明确缓和与经济周期共振主动补库 [1] - A股盈利增速底部已逐步明确 2025年第三季度全A盈利增速为3.27% 环比上半年1.36%小幅上升 营收与ROE指标亦同步改善 [2] - 中美经贸关系进入阶段性缓和期 双方暂停相互制裁期限延长至一年 且美方在"芬太尼关税"领域让步 这有利于人民币资产风险偏好提升及明年上半年经济共振向上 [3] - 四季度市场呈现"高切低"特征 高位品种震荡回落而低位品种超额回升 但当前更多是风格再均衡而非清晰的风格切换 [4] - 机构对科技板块(TMT)的持仓比例已达40.16% 超过新能源浪潮峰值 接近"茅指数"水平 显示持仓高度集中 [5] - 结构上 科技/出海与低位顺周期板块的分化已至历史高位 其收敛将成为四季度投资胜负手 真正风格切换需待市场向基本面牛明确过渡 [6] 市场表现与交易特征 - 本周全球主要股指表现分化:纳指累涨2.24% 标普500累涨0.71% 道指累涨0.75% 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板块领涨 [12] 欧股涨跌不一 恒生指数累跌0.97% 恒生科技指数累跌2.51% [14][15] - A股市场价值风格强于成长风格 小盘股占优 上证指数周涨0.11% 沪深300周跌0.43% 创业板指周涨0.50% 全A日均成交额23166亿元 环比上升 [1][18] - 增量资金方面 南向资金年内累计流入港股达11679亿元 10月偏好互联网、金融股和新消费 [23] 主流宽基ETF本周获显著净流入 沪深300、科创板、中证A500ETF分别净流入64.43亿元、41.84亿元、41.63亿元 [24] 基本面与盈利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全A/全A两非盈利增速分别为3.27%/3.09% 环比2025年上半年的1.36%/1.86%小幅上升 营收同比分别为1.21%/1.28% 相比H1的0.03%/0.47%同样小幅回升 [2][87] - 2025年第三季度全A/全A两非ROE水平分别为7.65%/6.07% 环比2025年上半年的7.45%/5.82%小幅度上行 销售净利率出现积极信号 [2][88] - 盈利结构上 AI产业链、涨价资源品和出海是核心主线 电子行业盈利增速达37.40% 通信设备光模块增速达73.23% 有色金属增速为36.66% 非银金融增速为38.67% [89] 政策与宏观环境 - "十五五"规划建议稿新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删去"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意味着经济增长被提到更重要位置 2026年作为开局之年实现"开门红"概率较大 [2][37][40] - 中美经贸磋商取得突破 美方取消10%的"芬太尼关税" 并对中国商品24%的对等关税继续暂停一年 同时暂停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及301调查措施一年 [31][33] - 美联储降息及停止缩表的宽松预期支撑美股 但鲍威尔偏鹰表述导致市场回落 历史上美联储开启降息后 恒生科技往往兼具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 [13][47][49] 市场结构与资金动向 - "高切低"行情跟踪指标已从区间高点60%附近回落至40% 显示高低切换正在进行 但TMT成交额占比仍在34% 距离区间底部25%尚有调整空间 [61][68] - 市场分化显著 A股科技相对港股科技的超额收益接近2025年初高位 A股科技内部具备产业趋势的海外AI硬件受追捧 而软件应用端遇冷 [72][79] - 2025年第三季度机构持仓集中加仓AI产业链、涨价资源品及新能源出清明确方向 电子、通信、计算机行业获显著增持 持仓增幅分别达4.93、3.86、1.81个百分点 银行、食品饮料、家电则被大幅减持 [80][81][87] 行业与板块展望 - 高位科技板块后续关注AI配置向下游应用转移及内部高切低 机构科技仓位达40.16% 处于非常高水位 [5] - 低位板块中 中美关系缓和利于恒生科技、低位出海品种及有基本面支撑的A股科技 经济周期回摆则利好低位顺周期与全球定价资源品 [5] - 科技与顺周期板块的相对表现运行至历史低位 风格切换需等待PPI拐点确认 顺周期相对科技的收敛将成为四季度关键 [6][83]
突破4000点:一马平川?
国投证券·2025-11-02 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