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1][9] 核心观点 - 创新药出海节奏恢复,2025年前三季度License-out交易数量达103笔,总金额920.3亿美元,较2024年全年增长77%[2] - 科研服务和CXO板块引领行业复苏,第三季度归母净利增速分别为99.83%和45.44%[4] - 医疗器械招投标市场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9.8%,出口额241.0亿美元,同比增长5.0%[5] - 自免和减重等前沿领域取得出海突破,新技术应用有望获得更优临床结果[6][7] - 创新价值兑现加速,在对外授权高峰期维持行业推荐评级[9] 创新出海分析 - 2025年10月第三周国内落地多个创新药对外授权项目,涉及维立志博、翰森制药等企业[2] - 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首付款12亿美元,总交易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2] - 9月1日至10月30日,万得创新药指数下跌8.17%,医药生物指数下跌6.15%,跑输沪深300指数[2] - 辉瑞制药登记SSGJ-707的III期临床,标志出海价值进入里程碑兑现阶段[2] 行业复苏态势 - 药明康德第三季度单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9.4亿元,创近5年新高[4] - 创新药板块第三季度接近盈亏平衡,研发效率提升和新药商业化使亏损面减少[4] - 高值耗材中骨科企业如春立医疗、大博医疗和威高骨科已实现利润回升[4] - 低值耗材中英科医疗、奥美医疗和康德莱实现前三季度归母利润正增长[4] 医疗器械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医学影像设备增长55.02%,体外诊断设备同比下降25.90%[5] - 2025年上半年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41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5] - 医院诊断与治疗类产品出口额112.3亿美元,同比增长8.2%[5] - 中国制造水平提升,产品凭借性价比优势在全球市场持续渗透[5] 前沿领域进展 - 诺诚健华与Zenas BioPharma达成两款临床前口服自免药物合作[6] - 荃信生物与罗氏达成QX031N全球独家许可协议,首付款7500万美元[6] - 诺和诺德与辉瑞就Metsera展开收购交锋,整体估值90亿美元[7] - 礼来替尔泊肽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额248.37亿美元,同比增长125%[7] 市场表现跟踪 - 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最近一周涨幅1.31%,跑赢沪深300指数1.74个百分点[21] - 最近一月跌幅1.83%,跑输沪深300指数1.83个百分点[25][39] - 最近一周化学制药子板块涨幅最大达3.07%,医疗器械跌幅最大为1.15%[28] - 医疗服务子板块一年期涨幅32.97%,PE(TTM)为36.53倍[37] 估值水平 - 医药生物行业指数当期PE(TTM)38.80倍,高于5年历史平均估值31.26倍[42]
创新出海节奏恢复,关注复苏细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