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11月可转债市场可能因权益市场风格切换至微盘股而具备相对收益空间,但当前整体估值高企,估值压缩风险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特质性风险 [2] - 11月的投资策略调整为更多从相对收益视角观察,月度择券策略由低价增强策略和主动择券策略构成,剔除了短期高赔率策略和大盘红利策略 [2] 10月市场回顾 - 10月权益市场延续高位震荡,贸易冲突反复与重要会议前后市场博弈加剧,风险偏好回摆,主要指数风格呈现“哑铃”结构回归 [5] - 10月转债指数虽同步震荡,但得益于在风格结构上的相对优势,整体走势偏强 [2][5] - 10月转债策略组合收益率为-0.57%,小幅弱于中证转债指数(下跌0.11%)和转债等权指数(下跌0.38%),但年内仍维持超额收益 [2][6] - 分子策略看,低价增强策略10月表现较好,短期高赔率择券策略受个券偿债意愿变动影响未能贡献有效收益,主动择券策略受个券初始价格偏高影响受到冲击 [6] 市场风格与相对收益可能性 - 小盘的BETA指数——中证1000和中证2000成分股成交占比自8月以来持续下滑,已跌破40%的过去3年区间底部 [2][16] - 微盘股换手率在8月初达历史高点后持续走低,但10月出现边际小幅回升 [2][16] - 北证50指数于10月29日放量大涨,历史数据显示(2022年5月以来),在单日涨幅超5%且成交量为过去5日均值2倍及以上情况下,其后1个月的绝对收益及相对于创业板50指数的相对收益,在胜率和赔率上均有吸引力 [2][16] - TMT行业成交占比在9月末一度冲高至50%以上,整个10月份一直维持在40%以上,显示大盘成长核心赛道交易拥挤度不低 [16] - 基于上述交易统计指标,报告认为11月微盘风格可能出现切换,其相对收益优势可能显现,转债作为小微盘风格资产的映射或因此体现一定相对收益空间 [2][16] 潜在估值风险 - 当前转债估值兑现程度已较高,脆弱性开始显现,最大的风险点可能是估值压缩风险 [2][16] - 从正股角度看,正股整体波动率持续下行,带动转债隐含波动率小幅走低,但转债隐含波动率与正股实际波动率比值依然较高,反映市场对权益资产预期较高 [16] - 从债券角度看,过去60天转债相对于纯债的超额收益在9月上旬触及历史高位区间后开始逐渐走低,但转债估值变化与之出现背离,或反映市场乐观情绪与资金驱动效应 [16] - 转债一级发行自8月以来加速,8-10月上市公司公告的转债发行预案分别为19起(总规模251亿元)、10起(总规模86亿元)和9起(总规模106亿元),8月和10月平均单只发行规模均超10亿元 [30][34] - 发行加速对市场的影响可能在未来2个季度显现,在整体估值尤其是新券估值明显偏高的情况下,需关注其是否带来供给冲击 [34] 11月投资策略与个券关注 - 11月月度择券策略构成做出调整:暂时放弃短期高赔率子策略;未将大盘红利子策略拿回;最终策略仅由低价增强策略和主动择券策略构成 [2][39] - 低价增强策略:不拘泥于个券条款机会,建议关注东南转债(价格119.96元)、中特转债(价格118.06元)、晶科转债(价格122.56元)、顺博转债(价格121.37元) [2][40][42] - 主动择券策略:关注基本面预期稳定和正股趋势稳定,建议关注首华转债(价格135.98元)、新化转债(价格161.37元)、天能转债(价格126.00元)、艾迪转债(价格129.00元)、永22转债(价格132.94元)、明新转债(价格138.92元)、奥锐转债(价格128.93元) [2][41][42]
11月转债投资策略与关注个券:相对收益空间的可能性和潜在估值风险
信达证券·2025-11-03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