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评级)[1] 报告核心观点 - ASCVD疾病负担沉重,血脂异常是重要的始动因素,LDL-C与ASCVD风险相关性已有充分证据,但他汀治疗后相当比例患者仍未达标,Lp(a)作为独立于LDL-C的"尾部风险"因子通过动脉粥样硬化、促凝及促炎通路影响心血管事件风险[2] - MNC药企在心血管领域密集布局,聚焦PCSK9及Lp(a)两大靶点,预计PCSK9全球市场规模110190亿美元,Lp(a)抑制剂市场3070亿美元[2] - 未来几年多个心血管事件终点Ph3临床研究将读出数据,包括VESALIUS-CV、HORIZON、OCEAN(a)-Out_comes等关键催化剂[2] - 相关标的包括恒瑞医药(HRS-5346授权给Merck)和石药集团(YS2302018授权给AstraZeneca)等国内药企通过授权合作参与全球竞争[2] ASCVD疾病负担 - ASCVD是全球首要致死原因,1990与2021年缺血性心脏病均位列全球死因第1位,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从159/10万人下降至109/10万人,但总数仍接近900万人,占全部死亡原因约13%[5] - 美国2022年冠心病死亡37万例、卒中16万例,≥20岁人群中约1870万人至少经历过一次ASCVD事件[5] - 中国2021年缺血性心脏病死亡196万例、卒中约230万例,约7000万人至少有一次ASCVD病史[5] -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中,含有apoB的脂蛋白胆固醇在动脉壁内沉积是始动环节,LDL-C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累积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 LDL-C治疗现状与未满足需求 - 美国ASCVD患者中约75%使用他汀治疗,但仅25%患者LDL-C控制在70 mg/dL推荐值以下,1130万未达标人群中仅60万人使用附加疗法[26] - 高风险ASCVD患者CVD事件发生率为非高风险患者的3倍以上,指南推荐他汀基础上使用EZM/PCSK9i附加疗法但渗透率低[26] - PCSK9抑制剂临床数据显示LDL-C降幅显著,Evolocumab在FOURIER研究中使LDL-C从92 mg/dL降至30 mg/dL,3P-MACE风险下降20%[32][53] Lp(a)作为新兴靶点 - Lp(a)是独立于LDL的ASCVD风险因子,水平由基因决定,几乎不受生活方式干预影响,通过致动脉粥样硬化、促凝和促炎作用增加心血管风险[35][37] - 美国人群中Lp(a)中位数14 mg/dL,>50 mg/dL占比14.7%;中国人群中位数11 mg/dL,>50 mg/dL占比8.4%[40] - Lp(a)抑制剂研发进展包括Pelacarsen(ASO)、Olpasiran(siRNA)等,其中siRNA药物可实现90%以上Lp(a)降幅,多项Ph3研究将于2026-2031年读出数据[41][42][47] MNC药企布局与市场空间 - PCSK9药物全球市场规模预计110190亿美元,Lp(a)抑制剂市场预计3070亿美元,基于患者分层和渗透率假设(二级预防10%~15%,一级预防5%~10%)[66][68] - PCSK9药物截至2025Q2 LTM销售额约40亿美元,美国市场占比50%,年用药费用约4000美元,远期渗透率提升驱动市场增长[68][69] - MNC药企如Eli Lilly、Novartis、Merck等通过多机制产品矩阵覆盖心血管疾病人群,包括PCSK9靶点(单抗、siRNA、口服药)和Lp(a)靶点(ASO、siRNA、小分子)[72] 临床事件催化剂 - VESALIUS-CV(Amgen,PCSK9 mAb,一级预防)将于2025年11月AHA大会公布完整数据[2][32] - HORIZON(Novartis,Lp(a) ASO,二级预防)topline数据预计2026H1读出[2][41] - OCEAN(a)-Out_comes(Amgen,Lp(a) siRNA,二级预防)topline数据预计2026H2读出[2][41] - ORION-4/VICTORION-2P(Novartis,PCSK9 siRNA,二级预防)数据读出时间2026/2027年[2][32]
创新药盘点系列报告(23):MNC药企在心血管领域密集布局,聚焦PCSK9及Lp(a)两大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