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6] 报告核心观点 - 医疗器械板块在2025年第三季度迎来业绩拐点,高值耗材和医疗设备子板块率先复苏,主要驱动力为集采政策逐步出清、设备招投标回暖以及创新与出海战略的推进[8][12][13] - 2025年前三季度行业整体收入同比下降3.90%至1833.45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7.70%至227.04亿元,但子板块分化显著,其中高值耗材收入增长5.12%,医疗设备收入下降1.02%[8][15] - 2025年第三季度板块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19%,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93%,拐点趋势明确,医疗设备单季度收入增长9.99%,表现亮眼[8][16] - 创新与出海是中长期增长的核心动力,建议重点关注在进口替代、全球化布局及AI医疗、脑机接口等新兴技术领域有优势的龙头企业[9][44] 子板块表现总结 高值耗材 - 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增长5.12%,扣非净利润增长1.18%;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增长7.46%,扣非净利润下降0.76%,利润波动主要受出海汇率影响[8][29] - 集采进入后阶段,国产中标份额提升,通过创新与出海实现增长,重点关注惠泰医疗(收入+22.47%)、南微医学(收入+18.29%)、春立医疗(收入+48.75%)等[8][29] 医疗设备 - 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下降1.02%,扣非净利润下降17.98%;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增长9.99%,扣非净利润增长4.87%,招投标恢复及低基数效应驱动拐点出现[8][32] - 超声、消化内镜等细分品类招投标自2024年6月起环比改善,中期需求可能结构性分化,建议关注联影医疗(收入+27.39%)、开立医疗(收入+4.37%)等[32][33] 低值耗材 - 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下降0.75%,扣非净利润下降21.68%;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下降2.74%,扣非净利润下降21.98%,受国际形势扰动导致订单及盈利能力短期波动[8][35] - 海外仍是主要增长动力,地缘风险需重点评估,建议关注美好医疗(收入+3.28%)、维力医疗(收入+12.33%)、英科医疗(收入+4.60%)等[35] 体外诊断 - 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下降13.94%,扣非净利润下降32.20%,受DRGs、集采等政策影响量价齐跌,利润降幅高于收入主因规模效应下降[8][39] - 检验量负面影响预计2025年底见底,价格压力有望2026年上半年企稳,长期看好创新与出海,重点关注新产业(收入+0.39%)、亚辉龙(收入-7.69%)、安图生物(收入-7.48%)等[39] 细分赛道亮点 - 内窥镜设备及耗材: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增长23.00%,扣非净利润增长14.93%,设备招投标恢复及耗材海外放量驱动增长[41] - 骨科耗材: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增长16.32%,扣非净利润增长69.52%,集采影响出清后创新与出海带来新动力[43] - 心血管及神经介入: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增长20.20%,扣非净利润增长54.70%,集采压力缓解后创新产品放量趋势显著[43] - 康复设备: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增长2.15%,扣非净利润下降29.13%,关注脑机接口、外骨骼机器人等新技术应用[43]
医疗器械板块2025三季报总结:高耗、设备拐点已现,创新+出海贡献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