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6] 报告核心观点 - 核心观点认为AI正进一步融入应用场景,产业智能化将从单点应用迈向全产业链协同,同时量子计算、AI编程、具身智能等领域均出现标志性进展,推动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 [1][6][15][18][21][23][26] “十五五”规划与AI深度融合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以AI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并与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相结合 [12][13] - 目标是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侧重前沿技术突破与产业融合,加快通用大模型、智能芯片等核心领域攻关 [12][13] - 截至2025年9月,AI应用市场移动端和PC端月活跃用户量分别达到7.29亿、2.00亿,其中移动端原生APP、In-APP AI及手机厂商AI助手整体规模分别为2.87亿、7.06亿、5.35亿 [13] - 厂商竞争焦点转向生态协同,百度、阿里、腾讯、抖音前三季度大模型更新频率分别为3.8天/次、4.6天/次、6.6天/次、8.0天/次,四大厂商MCP服务已达9,384个 [14] - AI已深度融入制造、医疗、金融等80余个经济大类,催生智能工厂、智慧诊疗等新业态 [15] 量子计算技术突破 - 英伟达发布NVQLink开放系统架构,打通量子处理器与GPU超级计算机的直接互联,开启混合计算新时代 [17] - NVQLink具备三大核心技术:实时纠错使量子比特稳定性提升8倍以上,有效计算时间占比从30%跃升至75%;开放架构支持17家量子硬件厂商和5家控制器开发商设备接入;异构协同在分子模拟任务中使计算速度提升200倍,功耗降低15% [17] - 该技术被视为推动量子计算从科研平台向产业应用跃迁的关键基础设施 [18] AI编程工具演进 - Cursor发布自研编码模型Composer及多智能体协作新界面,从依赖第三方模型转向AI原生平台,Composer在同级模型中拥有四倍速度优势,响应时间控制在30秒以内 [19][20] - 新界面重构为“以智能体为中心”,支持并行运行多个AI智能体且互不干扰,并引入原生浏览器工具允许AI自动测试和验证代码,标志着向自主开发流程迈进 [20][21] - 这一转变旨在重新定义“AI+开发”的底层范式,提升开发者生产力并重构团队协作流程 [21] 龙头企业资本化与商业化 - OpenAI完成重组并筹备IPO,考虑最早于2026年下半年提交申请,2027年上市,拟募集至少600亿美元,估值或高达1万亿美元,可能成为全球历史上最大规模IPO [22][23][29] - 越疆机器人与瑞德丰精密签署具身智能机器人采购合同,总金额超8050万元,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在新能源精密制造核心场景实现规模化落地,越疆成为业内首家实现此突破的企业 [24][25][26] - 越疆机器人全球出货量超10万台,覆盖超100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推出“人形+轮式+多足+机械臂”全形态具身机器人平台 [25] 行业重点新闻动态 - 芯片与服务器:ASIC芯片成本效益比获验证;高通推出AI200和AI250芯片与英伟达竞争;研究机构预计2026年DRAM营收将达2310亿美元 [27] - 云计算:OpenAI将购买价值2500亿美元的Azure云服务;Humain将在沙特投资3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亚马逊因AI效率提升裁员1.4万人 [28] - 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进入规模化实用阶段;Fireworks AI融资2.54亿美元估值达40亿美元;央企专项基金首期规模510亿重点支持AI等领域 [29] - 工业互联网:中国一汽启明星云平台获评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强调AI融合与多元异构算力应用 [32]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动态 - 金山办公: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业收入15.21亿元,同比上升25.33%;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上升35.42% [3][35] - 广联达: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业收入14.86亿元,同比上升3.96%;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上升244.89% [33] - 中科创达: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业收入18.48亿元,同比上升42.87%;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上升48.26% [36] - 云赛智联:董事长黄金刚因到龄退休辞职,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3][35] - 拓尔思: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业收入0.92亿元,同比下降58.47%;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下降462.22% [33] 投资建议关注方向 - AI应用方向建议关注:科大讯飞、合合信息、万兴科技、金山办公、拓尔思、四维图新等 [4][6] - 量子计算方向建议关注:国盾量子、科大国创、神州信息、中国长城、中科曙光、光迅科技等 [4][6]
计算机行业“一周解码”:AI进一步融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