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上周全球主要股指多数上涨,MSCI全球指数上涨0.6%,其中发达市场与新兴市场分别上涨0.6%和0.9%[3][7] - 美联储10月议息会议如期降息,但鲍威尔发言偏鹰派,导致市场对12月再次降息的预期降温,截至10月31日,期货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仅降息0.68次[3][52] - 美股科技巨头财报披露后,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板块盈利预期大幅上修,带动主要市场经济景气预期回升[3][63] 市场表现 - 全球股市方面,发达市场中日经225指数表现最强,单周上涨6.3%;新兴市场中墨西哥MXX指数表现最优,上涨2.7%,而恒生指数表现最差,下跌1.0%[7] - 板块表现分化显著:欧美日股市科技板块领涨,如美股信息技术板块上涨3.0%,日股信息技术板块上涨8.8%;而中国科技资产出现调整,港股资讯科技业下跌2.9%[3][14] - 大宗商品方面,CBOT大豆价格涨幅居前,单周上涨7.1%;COMEX黄金价格表现靠后,下跌1.4%[7] - 汇率市场方面,美元升值,英镑和日元贬值,人民币汇率保持平稳[3][7] 交投情绪 - 全球市场成交额普遍回暖,北美基金经理人持仓指数攀升至90.4%,处于滚动三年分位数的83%,显示投资情绪处于历史高位[3][21] - 市场波动率普遍下降,港股、美股、欧股和日股的波动率均较前周有所降低[21] - 估值水平方面,发达市场整体PE为24.6倍,处于2010年以来94%分位数;新兴市场整体PE为17.0倍,处于87%分位数,估值较前周均有所提升[31][32] 盈利预期 - 美股盈利预期上修,标普500指数2025年EPS预期从269上修至270,信息技术板块盈利预期上修幅度最大,达2.4%[63] - 港股盈利预期亦上修,恒生指数2025年EPS预期从2062上修至2066,其中原材料业盈利预期上修最多,幅度为10.7[63] - 日股盈利预期表现最优,日经225指数2025年EPS预期从2027上修至2044;欧股盈利预期上修幅度相对较小,欧元区STOXX50指数2025年EPS预期从332上修至333[63][64] 资金流动 - 全球微观流动性显示,9月资金主要流入美国(255亿美元)、中国大陆(210亿美元)、印度(45亿美元)、日本(34亿美元)与韩国(22亿美元)[58] - 港股市场资金面,最近一周(10月22日至10月27日)港股通资金大幅流入209亿港元,带动整体资金净流入港股66亿港元[58] - 美元流动性转松,欧元/美元和日元/美元货币互换基差分别收窄0.25BP和2BP,TED利差倒挂大幅改善[52] 经济预期 - 花旗经济意外指数显示主要市场经济景气预期回升:美国指数从11.0升至13.8,欧洲指数从7.1升至24.9,中国指数从15.7升至16.8[87] - 美国高频数据降温,9月CPI同比为3.0%,核心CPI同比降至3.0%,通胀超预期回落;但8月非农就业新增仅2.2万人,不及市场预期,失业率回升至4.3%[73] - 欧洲经济数据方面,10月欧元区CPI同比为2.1%,较9月下降;9月制造业PMI为49.8%,回落至荣枯线以下[79]
全球股市立体投资策略周报 10 月第 4 期:财报季全球科技资产表现分化-20251104
海通国际证券·2025-11-04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