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业2025年三季报综述:资负共振,利润高增
国信证券·2025-11-04 19: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优于大市 [1][5] 报告核心观点 - 资本市场回暖与长端利率企稳推动险企业绩高增长,资产端与负债端形成共振 [1] - 上市险企通过产品结构转型与经营质效提升,负债端表现亮眼,新业务价值高速增长 [1] - 投资端受益于权益资产表现强劲,投资收益显著修复,是估值修复的关键要素 [2][40] - 行业正积极备战2026年“开门红”,在预定利率下调等背景下调整策略,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潜力大 [18][40] 投资收益驱动利润大幅回升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A股5家上市险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3739.81亿元,同比增长13.6% [11] - 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平安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8.3%、25.9%、11.1%、10.9%、7.4% [11] - A股5家上市险企共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260.39亿元,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同比增长33.5% [1][11] - 中国人寿及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0.5%及58.9%,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分别同比增长28.9%、19.3%、11.5% [1][11] - 受益于资本市场反弹,上市险企平均投资利润贡献率达54%,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因权益资产配置比例高,投资利润贡献率分别达70%和67% [15] 人身险业务:产品结构优化与质态改善 - 各公司新业务价值延续高速增长,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及健康险、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的新业务价值同比分别增长41.8%、46.2%、31.2%、50.8%、76.6% [1] - 2025年7月人身险行业预定利率调整,普通型、分红型、万能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分别下调至2.0%、1.75%、1.0%,下调幅度为50bp、25bp、50bp [18][19] - 行业大力发展“低保底+高浮动”的分红险,有助于降低险企刚性兑付成本和资产负债匹配压力 [21][22] - 分红险利润来自合同服务边际摊销,具有较高确定性和稳定性 [22] 财产险业务:保费稳增与成本优化 - 2025年前三季度,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共计实现保费收入8596.35亿元,同比增长3.8% [26] - 车险业务保费收入4666.96亿元,同比上升3.2%;非车险业务保费收入3929.39亿元,同比上升4.6% [26] - 人保财险实现承保利润148.65亿元,同比增长130.7%,综合成本率为96.1%,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2][33] - 平安产险整体综合成本率为97%,同比优化0.8个百分点;太保产险承保综合成本率为97.6%,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2][33] - 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有效推动费用率回归正常水平,带动综合成本率优化 [33] 资产配置与投资表现 - 截至三季度末,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8.6%、6.42%、5.40%、5.20%,同比增长1.8、1.04、0.80、0.50个百分点 [2][36] - 险企加大FVOCI权益类资产配置,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FVOCI权益类资产占金融资产比例分别为4.13%、10.48%、7.46%、6.26%、2.82%,相较2024年中期分别增长1.07、1.71、3.20、0.69、1.30个百分点 [38] - 险资资产配置策略包括挖掘OCI权益类等高分红机会、配置长债匹配久期需求、提升境外资产配置比例 [38]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及中国财险 [3][40] - 投资业务是险企估值修复的关键要素,权益资产投资权重较大的险企将受益于市场上涨行情 [40] - 长期利率企稳回升有助于缓解利差压力,抬升权益资产内在价值,利好板块估值修复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