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银行业与经纪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予以维持 [9]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募基金在非银金融板块的港股配置比例环比显著提升,且被动型基金的持仓市值占比高于主动型基金 [2][6][12] - 被动型基金对保险板块的港股配置比例环比上升,而主动型基金对保险板块的配置比例环比下降;港股中保险板块的主被动第一大持仓分别为中国太保H和中国平安H [2][12] - 港股券商板块的配置比例环比提升,个股持仓仍集中于头部机构 [2][12] - 多元金融板块持续低配,H股持仓高度集中于香港交易所 [2][12] - 整体来看,被动型基金在非银板块的持仓规模高于主动型基金;随着资本市场回暖和政策发力,券商板块业绩弹性值得关注,保险板块在资产端和负债端均有修复空间,行业上行前景被看好 [12] 公募基金非银板块持仓总览 - 2025年第三季度,主动型与被动型基金重仓持有非银板块的总市值分别为153.66亿元和2,061.14亿元,环比变化分别为-0.7%和+18.8%;占其股票投资市值比分别为1.0%和11.2%,环比分别下降0.26个百分点和1.74个百分点 [12] - 在港股方面,主被动基金重仓非银板块的市值分别为113.85亿元和496.35亿元,环比大幅增长34.5%和234.6%;占比分别为0.7%和2.7%,环比分别提升0.04个百分点和1.59个百分点 [12] 保险板块持仓分析 - A股保险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主被动型基金持股市值占比分别为0.51%和3.25%,环比分别下降0.24个百分点和1.44个百分点;相对于沪深300指数,分别低配3.57个百分点和0.83个百分点 [12] - A股保险个股持仓:主动型基金持仓集中于中国平安(64.4%)、中国太保(21.4%)和新华保险(9.1%);被动型基金持仓高度集中于中国平安(94.4%)、中国太保(3.6%)和中国人寿(1.4%) [12] - 港股保险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主被动型基金持股市值占比分别为0.32%和0.77%,环比变化分别为-0.09个百分点和+0.45个百分点;相对于恒生指数,分别低配5.95个百分点和5.51个百分点 [12] - 港股保险个股持仓:主动型基金持仓集中于中国太保H(27.6%)、中国人寿H(16.4%)和中国财险(16.2%);被动型基金持仓集中于中国平安H(23.8%)、友邦保险(23.5%)和中国财险(15.2%) [12] 证券板块持仓分析 - A股证券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主被动型基金持股市值占比分别为0.41%和7.91%,环比变化分别为+0.02个百分点和-0.30个百分点;相对于沪深300指数,分别低配6.18个百分点和超配1.32个百分点 [12] - A股证券个股持仓:主动型基金持仓集中于中信证券(22.8%)、华泰证券(16.0%)和东方财富(14.5%);被动型基金持仓集中于东方财富(41.9%)、中信证券(19.1%)和国泰君安/海通证券(11.7%) [12] - 港股证券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主被动型基金持股市值占比分别为0.07%和1.50%,环比分别提升0.01个百分点和0.95个百分点;相对于恒生指数,分别低配1.18个百分点和超配0.25个百分点 [12] - 港股证券个股持仓:主动型基金持仓高度集中于华泰证券H(47.8%)、中金公司(21.9%)和中信证券(20.3%) [12] 多元金融板块持仓分析 - A股多元金融:2025年第三季度,主被动型基金相对于沪深300指数分别低配1.24个百分点和1.28个百分点;主被动基金持多元金融市值占股票投资市值比例分别为0.04%和0.01%,个股持仓集中于江苏金租 [12] - 港股多元金融:2025年第三季度,主被动型基金相对于恒生指数分别低配3.69个百分点和3.58个百分点;主被动基金持多元金融市值占比分别为0.31%和0.41%,环比分别提升0.12个百分点和0.18个百分点,个股持仓高度集中于香港交易所 [12] 行业前景展望 - 报告指出,2025年年初以来资本市场持续回暖,叠加政策端持续发力,券商板块的业绩弹性值得关注 [12] - 保险板块在政策支持及经济修复趋势下,资产端与负债端均有望得到修复,行业具备上行空间 [12]
2025Q3公募基金持仓点评:非银港股配置比例环比显著提升,被动持仓占比仍高于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