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10月央行重启小规模国债买入操作,信号意义大于实际规模,后续或适度加大买入规模,2026年可能显著放大,该操作有望成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新渠道,维持债市震荡偏多看法,建议优先布局中长久期利率债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如何理解央行重启国债买卖 信号意义远重于操作规模 - 2025年10月央行以200亿元规模恢复国债买入,低于2024年同期,操作公布后收益率短暂上行,信号意义大于流动性投放效果,无意推动利率过快下行,11月或适度加大规模,四季度净买入2000 - 4000亿元,2026年一季度可能大规模操作 [4][8][9] 国债买卖操作重启:基于环境改善与政策协同的考量 - 重启基于内外环境改善与政策目标协同,内部债市供求平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合理区间,外部汇率压力缓解,也是对财政部发债工作的配合 [13][14][16] 国债买卖操作有望成为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新渠道 - 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有缺口,传统投放方式受限,国债买卖可转化债券资产为超额准备金,置换MLF与买断式逆回购,类比“类降准”效应 [18][19] 国债买卖对央行资产负债影响与复盘 国债买卖操作对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 借券是表外业务,不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借券卖出使负债端结构调整;表内国债买入扩张资产负债表,卖出则收缩;国债持有至到期引致资产负债表收缩 [23][25][26] 国债买卖操作复盘 - 2024年8月央行开启“买短卖长”,净买入1000亿元,9 - 12月转为主要“买短”,累计净买入约9000亿元,2025年1月暂停,“对政府债权”规模逐月降低 [27] 债市策略:优先布局中长久期利率债 - 维持债市震荡偏多看法,10月重启国债买卖信号积极但难推动收益率下行,11月关注传统配置机构配置窗口期,投资者关注“资产荒”缓解和公募基金销售费率改革扰动,优先布局中长久期利率债,因期限利差收窄概率高且配置型机构可能加大配置 [32]
10月央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点评:央行重启国债买卖,信号意义远重于操作规模
爱建证券·2025-11-05 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