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该报告主要对A股市场主要宽基指数进行多维度数据跟踪和统计,并未涉及具体的量化交易模型或用于选股的量化因子。报告内容侧重于市场现状描述和指标展示,而非模型或因子的构建与测试。以下是报告中出现的主要指标及其构建方式的总结: 量化指标与构建方式 1 指标名称:指数与均线比较 - 指标构建思路:通过比较指数收盘价与不同时间窗口的移动平均线(MA)的位置关系,来判断指数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趋势[13] - 指标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指数收盘价的5日(MA5)、10日(MA10)、20日(MA20)、60日(MA60)、120日(MA120)和250日(MA250)简单移动平均线 - 计算收盘价相对于各均线的偏离幅度: 其中n代表均线周期[13] - 同时计算指数收盘价相对于近250交易日最高位和最低位的偏离幅度[13] 2 指标名称:风险溢价 - 指标构建思路:以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参考,计算股票指数收益率与其差值,衡量股票市场的相对投资价值和风险补偿[23][24] - 指标具体构建过程: - 风险溢价 = 指数收益率 - 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24] - 报告中使用的是基于历史数据的风险溢价统计值,包括当前值、近1年及近5年分位值、均值、波动率等[26] 3 指标名称:股债性价比 - 指标构建思路:使用指数市盈率(PE-TTM)的倒数代表股票的潜在收益率,并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比较,以衡量股债两类资产的相对吸引力[41] - 指标具体构建过程: - 股债性价比 = 1 / PE-TTM - 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41] - 报告中还计算了该指标近5年的分位值(如80%分位值为机会值,20%分位值为危险值)以及均值±1倍标准差区间[41] 4 指标名称:破净率 - 指标构建思路:统计指数成分股中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即市净率PB < 1)的股票数量占比,反映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和悲观情绪[48][50] - 指标具体构建过程: - 破净率 = (指数成分股中破净个股数量 / 指数总成分股数量) × 100%[48][50] 指标的回测效果 (注:报告未提供上述指标在量化策略中的历史回测绩效指标,如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信息比率(IR)、最大回撤等。报告内容主要为特定日期(2025年11月4日)的截面数据展示和历史分位值统计[10][13][26][38][48],不涉及基于这些指标的策略回测结果。)
A股市场快照:宽基指数每日投资动态-20251105
江海证券·2025-11-05 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