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3]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聚焦于小鹏汽车在2025年11月5日科技日发布的以“物理AI”为核心的下一代智能出行架构 认为小鹏汽车正从技术底座到立体出行进行全栈布局 加速AI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 稳步转型为面向全球的具身智能公司 [3] - 报告看好智能化领先车企围绕“大模型+算力”加速建立用户体验壁垒 并认为智能汽车头部集中的行业格局或加速形成 [3] 事件概要总结 - 小鹏科技日以“涌现”为主题 发布了第二代VLA大模型、前装量产Robotaxi、全新IRON机器人及A868飞行汽车 [3] 基于物理世界模型的VLA技术总结 - 小鹏VLA 2.0直接将“视觉+语言”转为运动轨迹 以物理世界模型为核心 完成“理解-推演-生成”闭环 或为未来自动驾驶通用方案 [3] - 技术基于模型、算力、数据三项迭代:采用阿里云3万卡云端超算集群与720亿参数基座大模型 实现每5日全链路迭代 参数较行业主流提升10倍 [3] - 三颗图灵AI芯片算力达2250 TOPS 约为行业水平3-22倍 算子优化后推理效率提高12倍 [3] - 使用1亿视频训练数据以增强复杂场景泛化能力 [3] - VLA 2.0提升人机共驾体验 小路NGP功能使平均接管里程提升13倍 或实现月度综合接管仅1次 [3] - 计划于2026年推出“Super LCC+人机共驾”模式 实现全球无导航自动辅助驾驶 [3] 人形机器人业务总结 - 小鹏汽车定位人形机器人为第三条增长曲线 其驱动逻辑为数据→模型→软件→硬件 [3] - 已在广州建立首个具身智能数据工厂 IRON机器人已进入工厂实训 [3] - 全新IRON机器人集成VLT+VLA+VLM三大模型与七套系统 搭载算力2250 TOPS的芯片 [3] - 机器人头部含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 全身82关节 灵巧手22个自由度 采用行业最小16mm谐波减速器 [3] - 量产使用全固态电池 其高安全系数与室内使用场景为全固态电池量产落地明确了使用场景 [3] - 商业化将优先布局导览、导购及导巡场景 目标2026年底实现高阶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量产 [3] 前装量产Robotaxi总结 - 计划于2026年启动试运营 搭载4颗自研图灵芯片 实现全球量产车端最高算力3000 TOPS 并具备2套硬件备份 [3] - 2026年将推出3款Robotaxi车型与同源技术的智驾版本 覆盖B端运营与C端消费市场 [3] - 与高德地图合作 通过开放SDK接入聚合平台 构建从技术研发到运营服务的完整生态 [3] 飞行汽车业务总结 - 全倾转固定翼飞行汽车A868发布 定位多人长航程出行 最高续航500km+ 最高航速360km+/h 最多支持6人乘坐 已完成关键技术验证并转入试飞环节 [3] - 陆地航母定位个人低空旅游体验市场 订单储备达7000台 预计2026年规模化量产交付 并计划于2026年3月开通西北敦煌首条低空自驾旅游线 [3] - 全球首个量产智能飞行汽车工厂已启用 规划年产能1万台 预计2026年下半年交付 首台量产试制机已下线 [3] 相关产业链标的总结 - 报告列出了涉及小鹏汽车机器人产业链的多个标的 涵盖执行器(减速器、丝杠、电机)、传感器、结构件与材料、能源系统、核心芯片与软件、工业应用、出行服务及技术合作等环节 [4]
智能汽车系列报告(二):小鹏发布全新IRON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加速
爱建证券·2025-11-06 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