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并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看好端侧AI产业链发展前景,认为在政策支持和市场空间广阔的背景下,行业爆发在即 [3][4][5] - 中国作为全球AI硬件创新的核心制造基地和重要市场,将受益于全球AI智能终端的发展浪潮 [4] - AI技术正在从交互方式、系统架构到产业生态对智能终端进行“全栈式”再定义 [6][9] 政策支持分析 - 上海市发布《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27年)》,明确提出加强端侧人工智能芯片布局,覆盖SoC、CPU等核心芯片以及X86、ARM、RISC-V三大技术路线 [3][13]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过70%,2030年超过90%的明确目标 [4][14] - 地方政策的落地被视为继中央政策后的“冲锋号”,强化了AI消费电子产业的确定性成长逻辑 [4] 市场空间预测 -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5年至2029年,全球端侧AI市场规模将从3219亿元跃升至1.2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0% [5][15] - AI眼镜作为重要载体,增长潜力巨大:WellsennXR数据显示,全球AI眼镜销量预计从2024年的152万副增长至2025年的350万副,并进一步在2029年达到6000万副,2035年可能达到14亿副 [6][16] - 中国国内市场方面,洛图科技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全渠道零售量将接近140万台,同比上涨216%;XR设备全渠道零售量预计达到64.6万台,同比上涨20.6% [6][16] AI重新定义智能终端 - 交互方式变革:从图形用户界面(GUI)主导转向GUI与语言交互界面(LUI)混合,软件从工具转变为直接交付端到端结果的价值载体 [9][17] - AI范式跃迁:从“工具化AI”向具备自主性的“Agentic AI”演进,AI智能体具备“规划-感知-决策-执行”的全流程闭环能力 [9][18] - 生态转变:从单一功能工具转向全场景智能终端,例如荣耀的“1×3×N”生态战略,旨在打造跨品牌、跨场景、跨设备的智能互联生态 [9][19] - 此次技术变革将为上游AI芯片、中游硬件、下游软件等供应链公司创造更多成长机遇 [7][20] 投资建议 - 报告建议关注立讯精密、蓝思科技、领益智造、歌尔股份、华勤技术、传音控股、瑞芯微、安克创新、长盈精密、恒玄科技等产业链相关公司 [8]
AI消费电子行业专题:地方政策加速,看好端侧AI产业链生态
上海证券·2025-11-06 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