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A股盈利格局正经历历史性变迁,从上游资源品主导转向科技与出海双轮驱动,当前科技+出海盈利占比已突破30%,未来有望持续提升至60%,成为新盈利周期的核心基本面主线[1][2][10] - 基于2025年三季报,A股盈利增速底部已逐步明确,全A/全A两非盈利增速分别为3.27%/3.09%,环比2025H1小幅上升,ROE水平也小幅上行至7.65%/6.07%[7][28] - 当科技+出海盈利占比向上突破50%时,有望推动A股盈利进入全新向上周期,且因其与国内PPI走势相关性较弱,将改变过去PPI对A股基本面的主导性解释[3] 盈利格局的历史性变迁 - 历史规律显示,伴随经济发展阶段主线变化,对应板块占A股(剔除金融)盈利占比突破30%后,在后续5-8年将持续提升至60%达到峰值,例如2000-2008年顺周期资源品盈利占比从30%提升至60%,2010-2016年中游制造和消费品+房地产盈利占比从30%提升至60%[1] - 每轮盈利格局切变的直接推动力是资本开支向新领域快速倾斜,并推动该领域盈利增长与ROE上升突破15%,如2003-2006年顺周期强资本开支、2010年后消费+制造+房地产强资本开支周期、2022年后科技强资本开支与OFDI出海投资上升[2] - A股盈利中枢呈现清晰产业演进脉络:2003-2012年上游资源品主导,2010-2021年消费+制造业接棒,2022年以来进入科技+出海新时代,新旧动能转换显著[21] 当前盈利周期与结构分析 - 2025年三季度全A/全A两非营收同比分别为1.21%/1.28%,相比H1的0.03%/0.47%小幅回升,销售净利率(TTM)分别为8.18%/4.39%,环比2025Q1分别提升0.44和0.22个百分点,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比例上升至25.34%,反映企业"内卷"现象与资金回流状态好转[7][28][31] - PPI出现企稳迹象,库存周期处于去库存后期,全A两非盈利增速与PPI呈现显著正相关,ROE与产成品存货同步变动,表明盈利周期拐点临近,ROE(TTM)底部确认在望[8][32] - 各板块盈利普遍改善,创业板以18.84%的增速领跑,显著高于主板(5.40%)和科创板(-4.20%),主要指数中创业板指盈利增速达19.28%,中证500、沪深300、中证1000增速分别为9.33%、5.23%、-2.08%[8][33][35] 核心景气主线与行业表现 - AI产业链、出海、涨价资源品是三大核心景气主线:电子行业2025Q3盈利增速达37.40%,通信设备(含光模块)增速高达73.23%,家电、机械设备(主要为工程机械)、客车商用车增速分别为14.36%、14.15%、44.92%,有色金属受益全球定价上涨增速达36.66%[8][37] -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越高景气度越佳,海外收入占比30%以上企业营收和盈利增速显著优于内需型企业,ROE水平持续提升至11.88%,出海50指数营收增速(+12.84%)和盈利增速(+13.88%)大幅超越全A水平,ROE达到17.68%[22][23][25] - 三级行业中,半导体、锂电设备、氟化工、保险、稀有金属、钾肥、商用客车、白银、电池化学品等细分领域净利润增速环比大幅提升,数字芯片设计、新能源与资源品成为景气度最高方向[38][39] 投资策略与估值匹配 - 2025Q3高增长细分(净利润增速30%以上)占比约25%,对应产业主题投资有效性最优阶段,投资理念变现为核心资产-景气投资-产业主题投资的轮回转变[40][42] - 基于PEG角度,性价比较好的二级行业主要有游戏、风电设备、电池、贵金属、航海装备、能源金属、光学光电子、化学纤维、工程机械、化学原料等[9][43] - 基于PB-ROE角度,性价比较好的二级行业主要有白电、工程机械、摩托车、航空机场、休闲食品、银行、钢铁、公路铁路、航运港口、水泥等[9][41]
策略主题报告:30%-60%:A股正在步入新盈利周期
国投证券·2025-11-06 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