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化资产配置系列之一:基于收益率曲线的国债久期轮动策略
光大证券·2025-11-06 22:22

核心观点 - 报告基于Nelson-Siegel模型构建收益率曲线,将曲线变动预测转化为对水平、斜率、曲率三个因子的预测 [3] - 通过引入政策利率、市场基准利率、斜率因子和曲率因子,有效提升了水平因子方向预测的胜率 [4] - 基于收益率曲线预测构建的久期轮动策略回测表现良好,能长期跑赢比较基准,获得显著且稳健的超额收益 [5]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久期轮动策略生成的最新信号为10,表明模型当前看好长久期利率债,建议配置 [6] 债券久期轮动现象与策略框架 - 不同期限债券品种呈现“收益-风险-流动性”的权衡特征,短期债券(1-3年)久期低、波动低但再投资风险显著,长期债券(10-30年)票息保护高但暴露于利率风险与流动性折价 [10] - 资金在利率周期中呈现“逐利迁移”,市场预期利率下行时长债因久期杠杆效应成为进攻工具,利率风险攀升时短债凭借抗跌性成为防御工具 [10] - 2009年1月4日至2025年10月31日回测区间内,10年以上期限国债总收益最高达152.82%,年化收益5.67%,但年化波动4.75%和最大回撤14.52%也最高 [12] - 短债收益来源于相对可控的骑乘收益,长债收益以对利率变动高度敏感的资本利得为主导,通过定量预测利率曲线变动在长短债间轮动配置有望实现收益增强 [14] 利率曲线的建立与Nelson-Siegel模型应用 - 使用2006年3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中债国债即期收益率日频数据,期限从0.25年至10年,即期利率随期限增加均值增大、波动减小,平均利率曲线单调向上 [21] - 对历史即期利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前三个主成分分别代表利率曲线的平移、斜率变化和曲率变化 [26] - Nelson-Siegel模型利用水平、斜率、曲率三个因子描述收益率曲线动态变化,模型在固定参数后可用最小二乘法估计三因子,能较好拟合正常、反向、峰型、水平等不同类型期限结构 [29][31][37] - 水平因子与10年期即期利率高度相关,负斜率因子与期限利差(10Y-3M)相关,曲率因子与“子弹策略(2*2Y)-杠铃策略(3M+10Y)”利差相关,三因子具有明确的经济解释意义 [41][42][43][45] - 研究聚焦3个月至10年期限结构,符合学术与市场惯例,且10年期国债是对利率方向变化最敏感、流动性最好的标的,超长期限可能干扰信号提取 [47] 即期收益率的预测与模型改进 - 斜率因子和曲率因子序列平稳,可直接使用一阶自回归模型建模;水平因子非平稳,利用其一月差分序列的平稳性构建AR模型预测未来三个月水平因子 [52][53] - 原始AR模型对斜率因子、曲率因子的方向预测胜率分别为61.62%和63.13%,但对水平因子的方向预测胜率仅为53% [54][55] - 模型改进一:引入政策利率(MLF、SLF、OMO)和市场基准利率(R007、DR007),发现水平因子围绕MLF波动具备均值回复特性,使用OMO可将水平因子方向预测胜率提升至53.85% [56][57][59][65] - 模型改进二:引入斜率因子和曲率因子,在利率倒挂期间,改进模型二(OMO结合斜率曲率因子)将水平因子方向预测胜率从AR模型的58.62%进一步提升至62.07% [71][75][77] 基于收益率曲线的国债久期轮动策略 - 策略步骤:选定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三个月三因子值,代入N-S模型计算预测即期利率,进而计算各期限零息债券的预期持有期收益率,选择预期收益率最高的期限配置相应久期债券 [83] - 信号小于3配置1-3年指数,3至5之间配置3-5年指数,5至7之间配置5-7年指数,大于等于7配置7-10年指数,月频调仓不考虑成本 [83] - 回测表明各模型绝对收益均超过各期限指数和等权指数,改进模型表现优于原始模型,其中引入OMO结合斜率曲率因子的改进模型二效果最佳 [84][87] - 最佳久期轮动策略(OMO+斜率因子+曲率因子)在2009年6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回测区间内总收益率达110.37%,最大回撤为5.36%,显著优于7-10年指数的最大回撤7.23% [92] - 策略在多数年份均实现正超额收益,如2011年超额1.96%,2015年超额2.52%,2018年超额2.08%,2024年超额2.67%,展现出长期稳健的超额收益能力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