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5] 报告核心观点 - 上市险企在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资负共振,业绩高速增长,主要驱动力包括投资收益显著提升、寿险新业务价值(NBV)高增长以及财险综合成本率(COR)普遍改善 [1][2][3] - 负债端,寿险预定利率动态下调、分红险转型与“报行合一”政策有助于压降负债成本并抬升NBV价值率;财险通过费用精细化管理推动承保利润改善 [4][6][37] - 保险板块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截至2025年11月6日保险指数PB估值为1.42倍,处于近10年36%分位数,且公募基金持仓仍欠配,具备投资吸引力 [6][37] 净利润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五家A股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合计达4,260.39亿元,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同比增长33.5% [1][12] - 各险企归母净利润增速从高到低分别为:中国人寿+60.5%、新华保险+58.9%、中国人保+28.9%、中国太保+19.3%、中国平安+11.5% [1][1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五家险企归母净利润合计2,478.47亿元,同比增长68.3%,其中国寿和新华增速领先,主要受益于投资收益弹性及利率波动影响 [1][12]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五家险企归母净资产合计23,110亿元,较年初增长10.3%,较年中增长9.1% [1][13] 寿险业务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各险企NBV同比高增,可比口径增速分别为:人保寿险+76.6%、中国平安+46.2%、中国人寿+41.8%、中国太保+31.2%;新华保险为非可比口径+50.8% [2][16] - 新单保费表现分化:第三季度单季,国寿、人保寿险、平安新单保费分别同比增长52.5%、45.7%、21.1%;新华新单保费同比下滑3.7% [16][17] - 银保渠道表现亮眼:前三季度太保、新华银保新单保费分别同比增长52.4%、66.7%;第三季度单季太保、新华银保期缴保费分别增长43.6%、3.8% [2][18] - 个险渠道分化:前三季度太保个险新单保费同比下滑1.9%,新华个险新单保费同比增长48.5%;截至第三季度末,国寿、平安代理人规模分别为60.7万、35.4万人,较年初分别变化-1.3%、-2.5% [2][18] - 分红险转型推进:国寿浮动收益型业务在首年期交保费中占比提升超45个百分点;太保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缴保费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58.6% [19] 财险业务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保费整体正增长:人保、平安、太保产险原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5%、7.1%、0.1% [2][23] - 车险业务稳健增长:前三季度人保、平安、太保车险原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5%、3.1%、2.9% [23][30] - 非车险业务增速分化:第三季度单季太保非车险保费同比下滑7.4%,平安、人保非车险保费分别增长15.6%、3.7% [23][30] - 综合成本率(COR)普遍改善:前三季度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财险COR分别为96.1%(同比-2.1个百分点)、97.0%(同比-0.8个百分点)、97.6%(同比-1.0个百分点) [2][25] - 承保利润大幅提升:前三季度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财险承保利润分别为148.65亿元(同比+130.7%)、76.03亿元(同比+40.5%)、36.19亿元(同比+78.0%) [25] 投资业务分析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五家A股上市险企投资资产合计达20.2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4% [3][29] - 总投资收益显著提升:前三季度各险企总投资收益同比增速分别为国寿+40.7%、新华+40.3%、人保+36.6%、太保+26.8%、平安+19.5% [3][32] - 第三季度单季总投资收益同比高增:国寿、太保、平安、新华、人保单季增速分别为+72.8%、+59.4%、+50.3%、+38.9%、+29.4% [32] - 投资收益率变化:净投资收益率整体下滑,如平安、太保前三季度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8%、2.6%,均同比下滑0.3个百分点;总/综合投资收益率整体提升,如国寿总投资收益率6.4%(同比+1.04个百分点)、平安综合投资收益率5.4%(同比+1.0个百分点) [32][36]
上市险企2025年三季报综述:资负共振推动业绩高增
华西证券·2025-11-06 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