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沪指再度站上4000点关口,短期市场情绪回升,但4000点附近可能出现反复,投资者应聚焦结构性机会而非指数点位 [1][2][11][12] - 市场呈现板块分化,化工、有色金属、半导体芯片、机器人、保险券商等板块表现活跃,而旅游酒店、文化传媒等板块逆市下跌 [2][5][11] - 操作策略建议采取均衡配置,关注科技成长、高股息防御及周期风格三大主线,并强调需精选有实际业绩支撑的标的 [3][12] 市场表现综述 - 周四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报4007.76点,涨幅0.97%,深成指报13452.42点,涨幅1.73%,创业板指报3224.62点,涨幅1.84%,科创50指数报1436.86点,涨幅3.34% [6] - 两市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达到20552亿元,其中沪市成交额9302.76亿,深市成交额11249.72亿 [6] - 行业方面,化肥、有色金属、能源金属、电源设备、半导体、电机等板块涨幅居前,船舶制造、旅游酒店、文化传媒、商业百货等板块跌幅居前 [5] 重点板块点评 - 化工板块:化肥、磷化工、氟化工等子板块集体大涨,行业处于周期性低谷的后期,正步入复苏初期,农化、氟化工和电子化学品等板块因政策支持和需求增长,景气度有望持续上行,多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翻倍增长 [7] - 有色金属板块:板块大涨,铝业公司表现突出,全球数据中心建设浪潮拉动机柜、散热系统及电力设施用铝需求,同时区域性电力供应紧张可能引发电解铝减产风险,在需求增长与供给约束下,电解铝供需缺口预计持续扩大 [7] - 机器人行业:板块大涨,人形机器人概念板块自2025年1月7日低点以来涨幅达80%,机器人执行器概念板块涨幅超70%,机器人行业整体涨幅超50% [8] 行业驱动力包括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快速增长、政策支持(“十四五”规划目标行业年均营收增速超20%)、人形机器人作为AI应用落地重要载体并有望在2025年进入量产阶段 [8] - 半导体板块:半导体及存储芯片板块上涨,长期向好的逻辑基于国家政策支持(如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成立)、全球对AI和高性能计算需求上升(IDC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超15%)以及自主可控趋势下国产替代从设计向上游设备领域渗透 [9][10] 后市研判与操作策略 - 沪指4000点短期站稳概率提升,但难免反复,原因包括关键点位的心理压力、短期催化剂空窗期以及技术上存在量价背离隐忧(尽管成交额在2万亿附近,但相比9月及10月整体萎缩) [2][11] - 中长期向好的力量依旧存在,包括中美经贸磋商取得阶段性成果缓解外部担忧、市场预期后续宏观政策持续加力、上市公司三季报展现基本面韧性 [3][12] - 投资者应聚焦结构性机会,采取均衡配置策略,重点关注三大投资主线:一是科技成长方向(AI产业链、半导体、机器人等),需精挑细选有实际业绩支撑的标的;二是高股息防御板块(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三是周期风格(光伏、电池、储能、稀土永磁、工程机械、化工、煤炭、有色、地产、券商等),反内卷政策推动行业格局优化和盈利能力回升 [3][12]
英大证券晨会纪要-20251107
英大证券·2025-11-07 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