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并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 - 信贷投放稳健,对公信贷占比提升,债券配置灵活性增强 [3] - 行业资产质量压力整体可控,但需关注零售领域风险表现 [3] - 投资策略建议顺应资金结构变化,侧重配置而非交易,看好高股息及优质区域行 [3] 大类资产结构 - 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整体贷款占比较2024年末提升0.1个百分点至53.4% [12] - 资产结构出现分化:国有大行增加同业资产配置(占比提升0.32个百分点至5.5%),贷款及金融投资占比下降;中小银行则整体增加贷款投放,资产结构进一步侧重信贷 [8][12] 信贷投放与结构 - 信贷增速持续下行,截至2025年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6%,较8月末下降0.2个百分点 [17] - 对公业务是主要信贷投向,2025年1-9月企业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重达91.1% [17] - 上市银行对公贷款占比持续提升,2025年半年末较2024年末提升1.65个百分点至60.2% [19] - 制造业贷款占对公贷款比重较2024年末提升0.41个百分点至18.5%,反映制造业实体企业经营复苏 [3] 零售贷款结构 - 上市银行零售贷款占比回落,2025年半年末较2024年末下降1.40个百分点至34.3% [19] - 零售贷款结构分化:国有大行降低按揭贷款配置,增配普惠贷款;股份行则同时增配按揭(占比升1.35个百分点)和普惠贷款(占比升0.81个百分点) [3] - 区域行表现分化,经济发达地区(如杭州、北京、上海)区域行按揭贷款占比提升 [3] - 大多数城商行消费贷占比有所提升,反映消费刺激政策对信贷需求的推动 [3] 对公贷款细分结构 - 对公贷款中,基建类贷款占比高位回落,2025年半年末较2024年末下降0.33个百分点至50.5% [30] - 制造业贷款占比整体上行0.41个百分点至18.5%,其中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增加制造业贷款投放,但中小行占比下行 [3][30] - 房地产行业贷款持续压降,上市银行对公地产贷款占比下降0.58个百分点至8.1% [30] 债券投资配置 - 受利率波动影响,银行偏向灵活性更高的账户把握市场机会 [3] - 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TPL、OCI账户占比分别上升0.1和2.2个百分点,AC类账户占比下行 [3] - 债券投资以政府债和央票为主,部分银行通过交易债券提升投资收益以平抑市场波动 [3] 资产质量 - 行业整体资产质量稳健,A股上市银行2025年第三季度不良率环比持平于1.15%,拨备覆盖率环比降低4个百分点至283% [3] - 零售贷款不良率略有上升,2025年半年末平均不良率环比2024年末上升15个基点至1.58% [3] - 地产领域资产质量较稳健,已公布数据的28家银行中有14家对公地产业务不良率较2024年末下降 [3] 资产端定价与息差 - LPR调降拖累资产收益率,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较2024年回落49个基点至3.71%,贷款收益率回落40个基点至3.25% [36] - 存款挂牌利率调降带来的负债端红利有望成为推动息差企稳的重要因素 [36]
上市银行大类资产配置跟踪:信贷投放稳健,债券配置灵活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