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获评“优于大市”,2026年投资策略聚焦AI应用主线,并把握PPI向CPI轮动的节奏 [1] - 海外环境以美国经济软着陆为基准假设,美联储独立性弱化及主席换届可能强化降息预期,经济弱化或浅衰退将被快速降息托底 [1] - 国内A股市场定位为慢牛、长牛,十五五期间信息技术与消费领域具备潜力,预计2026年A股目标高于4450点 [1] - 港股市场的中资定价权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创纪录,推动估值提升,2026年恒生指数目标区间上调至29000-32000点 [2] 海外宏观经济环境 - 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在2025年创下过去40年新高,主要源于贸易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高度不确定性,增加经济走势判断难度 [12][15] - 美国经济呈现“K型”特征,财富高度集中在最富有的1%家庭,底层50%家庭财富占比持续下降,贫富差距在疫情后加速分化 [20][21][23] - 美联储在2025年9月议息会议上表现出矛盾态度,经济预测上修却实施“预防式降息”,点阵图显示委员意见严重分歧,标志着其独立性开始弱化 [34][35][37][38] - AI投资是美国GDP韧性的主要来源,六大科技巨头资本开支预计在2025年增长57%,2026年增长24%,其对美国GDP的增量拉动显著 [52][54][56] - 失业率是重要跟踪指标,阈值设在4.5%,若升破此水平可能预示轻度衰退风险,届时美联储可能通过快速降息应对 [58][63][66] 国内市场展望 - 战略上,十五五期间信息技术与消费领域被看好,A股市场中信息技术市值占比已超19%,消费板块经历回调后具备提升空间 [93][95][96] - 时间上,本轮A股上涨周期可能更长,自2024年2月低点启动,历史平均上涨月数为27个月,高点区域可能出现在2026年5月至8月 [100][102][105][106] - 空间上,考虑到10年期国债利率预期将维持在1.6%-1.8%的低位,通过风险溢价模型测算,2026年A股上证指数具备可观的向上空间 [1][107][109][111] 港股市场与行业配置 - 港股市场在2025年表现亮眼,全年涨幅高达30%以上,南向资金年内预计净流入1.4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记录,显著提升了中资定价权 [2][33] - 基于加权风险溢价计算,恒生指数2026年目标价区间被上调至29000-32000点,反映出估值层面的积极变化 [2][36] - 行业选择聚焦五大主线:AI应用(互联网/软件、传媒、硬件、半导体、汽车、消费零售等)、PPI链(电气设备、军工、化工、有色、造纸等)、非银金融(保险、券商)、医药与新消费、以及稳定的自由现金流组合 [2]
港股 2026 年投资策略:聚焦 AI 应用主线,把握 PPI-CPI 轮动节奏
国信证券·2025-11-09 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