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蓄力新高16:如何布局年底政策窗口期
财通证券·2025-11-09 16:04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年底市场可能进入震荡暂歇期,配置上应重视日历效应,银行和红利风格是观望期的首选[4][5] - 长期视角下,受益于产业趋势和政策支持,中美股市特别是科技板块仍预计向上,但短期因利好催化有限,A股可能偏震荡,待来年再启动[6] - 配置策略上应积极应对,结构上围绕景气预期向好的性价比方向,短期关注政策窗口期和低拥挤度板块,中期持续看好高景气品种[6] 市场回顾与展望 - 回顾2025年,报告在3月提示向大金融+消费切换,5月强调"红5月"积极可为,半年度策略《蓄力新高》提示长期机会,至今上证指数涨超15%至3900点以上[9] - 海外市场方面,美国景气走弱、就业担忧增加,联储对通胀关切削弱降息预期,叠加美股科技高估值,资金避险止盈情绪可能传导至A股[6][9] - A股市场在三季报和中美协议后短期新增催化有限,成交未启动且板块轮动加速,呈现观望姿态,除非强势放量创新高,否则年内预计偏震荡[6][9][10] 配置方向 - 短期配置应关注政策窗口期、低拥挤度及增量险资方向,包括地产链(家电、银行、消费建材、房地产等)、受益涨价的资源品(电解铝、煤炭、黄金等)以及情绪消费(出行链、教育、人服等)[6][11] - 中期高景气方向仍具牛市弹性,需等待产业逻辑与业绩共识凝聚,优先布局景气拐点难证伪品种(存储、国产算力、AI端侧、液冷电源、创新药等),随后关注连续高景气细分(光、PCB等)[6][12] 资金面分析 - 基金方面,历史经验显示当年市场向好且基金未过度乐观时,年底可能减仓修正,当前行情向好且基金已开始减仓,符合这一特征[6][12] - 杠杆资金流入动能已较之前减弱,融资余额流入时小盘占优,但融资市值占比持续创新高,需关注后续流入放缓[6][13] - 红利风格在景气弱复苏下与TMT相互摆动,当前TMT止盈动力下红利阶段占优,其相对表现已回到2023年初水平,胜率赔率向好[6][13] 日历效应与行业轮动 - 行情走势上,11月初市场大多上涨,至经济工作会议后可能调整;市值视角上,11月初小盘占优,会前大盘相对占优,会后大盘显著占优[14][15] - 风格视角上,11月初成长占优,会前红利低波占优,会后红利/质量占优;板块行业上,11月初TMT占优,会前稳定占优,会后银行家电显著占优[16] - 对应策略为会前1月开始配置上证50/红利偏稳定,会后转为偏银行;行业层面,11月初计算机/电子胜率较高(60%-67%),会前食饮/银行胜率67%,会后银行胜率达93%[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