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PEC+暂停增产改善供给过剩,地缘紧张有望支撑油价: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第427期(20251103—20251109)-20251109
光大证券·2025-11-09 17: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石油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7] 报告核心观点 - OPEC+计划于2026年1月起暂停增产以平衡油价,但当前四季度全球原油需求低迷,导致油价短期承压[1][2] -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特别是欧美对俄罗斯制裁升级,有望为油价提供持续的风险溢价[3][18] - 中国“三桶油”通过增量降本和业务转型展现出穿越油价周期的韧性,长期投资价值凸显[4][19] - 中长期看好“三桶油”、油服板块及炼化、煤化工、乙烯等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5] 原油市场供需分析 - 价格表现:截至11月7日,布伦特原油报收63.70美元/桶,WTI原油报收59.84美元/桶,较上周分别下跌1.4%和1.7%[1] - 供给端:OPEC+于11月2日宣布12月增产13.7万桶/日,但将于2026年1-3月暂停增产计划[2];2025年9月OPEC+原油产量为4304万桶/日,较2024年12月上升239万桶/日[2];IEA预计2026年全球原油供给增长240万桶/日,其中OPEC+和非OPEC+各增长120万桶/日[3] - 需求端:IEA在10月月报中预计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70万桶/日(较上月预测下调4万桶/日),2026年需求亦增长70万桶/日[3][16];受宏观经济低迷及交通电气化影响,石油消费增长急剧放缓[16] - 库存与平衡:IEA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供需呈现190万桶/日的供应过剩[16];9月海上浮仓库存暴增1.02亿桶(相当于340万桶/日),创2020年以来最大增幅[16] 地缘政治影响 - 10月23日美国将俄罗斯Rosneft和Lukoil两家石油公司列入黑名单,并取消美俄首脑会面[3][18] - 10月22日欧盟达成第19轮对俄制裁,将对俄罗斯LNG实施全面禁运,并进一步制裁其影子船队[3][18] - 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原油加工量减少约50万桶/日[16] 中国“三桶油”战略与表现 - 产量计划: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2025年油气当量产量计划分别增长1.6%、1.5%、5.9%[4][19] - 业务转型:炼油板块推进低成本“油转化”和高价值“油转特”;销售板块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化工业务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例[4][19] - 资本开支:“三桶油”通过深化增储上产和加强成本管控,在油价下行期展现出业绩韧性[4][19] 投资建议与关注领域 - 坚定看好“三桶油”及油服板块,推荐中国石油(A+H)、中国石化(A+H)、中国海油(A+H)及其下属油服工程企业[5] - 宏观经济恢复提振化工需求,产能出清利好龙头企业,看好大炼化、煤化工、乙烯盈利向好[5] - 具体关注标的包括炼化化纤产业链龙头(如恒力石化、荣盛石化等)、煤化工龙头(如宝丰能源、华鲁恒升等)及乙烷制乙烯龙头卫星化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