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场波动下均衡配置重要性凸显
华泰证券·2025-11-09 17:48

核心观点 - 近期全球科技股调整是AI产业叙事扰动和宏观流动性压力共振的结果,但尚不构成趋势性逆转 [2][3][4] - 市场波动凸显均衡配置和防风险的重要性,建议降低多头杠杆并采取对冲措施,同时维持港股科技板块的中期配置价值 [5] - 港股市场情绪已进入悲观区间,估值在全球比较下具备性价比,科技自主可控是中长期主题 [5][22] 市场表现与近期调整 - 上周全球主要股指普遍下跌,日经225、韩国综指、纳斯达克及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4.1%、3.7%、3.0%、1.2% [2] - 大型AI科技公司领跌,Mag7中英伟达下跌7.1%,特斯拉与META跌幅明显,而亚马逊和苹果表现相对韧性 [2] - 截至上周五,衡量市场恐慌情绪的VIX指数上升至19.1 [2] - 恒生科技指数自10月2日高点开始调整,当时华泰港股情绪指标正进入贪婪区间,后续受关税风波影响走势偏弱 [2] 回调触发因素分析 - 触发回调的两大因素为AI产业叙事扰动和流动性压力,其中产业逻辑扰动可能是近期波动的主导因素 [3] - AI产业方面,截至第三季度末,Mag7的资本开支占收入指标达到17.4%,创2023年以来新高,甚至超过互联网泡沫时期头部个股高点 [3] - OpenAI首席财务官关于"政府担保融资"的言论引发市场负面反应,同时美股科技股财报后表现分化 [3] - 流动性方面,偏鹰派的美联储10月FOMC会议纪要使已计入的饱满降息预期受挫 [4] - 美国银行间流动性压力持续,TGA账户余额攀升导致流动性偏紧,银行准备金在10月底已脱离"适度充裕"临界值 [4][18] 后市展望与配置策略 - 流动性环境的变化在美联储停止缩表或动用政策工具后较易改善,而科技趋势的进展速度更难判断,需依赖高频数据追踪 [5] - 建议投资者降低自身多头杠杆水平,并采取衍生品对冲、做多VIX等方式管理风险 [5] - 配置上建议在2026年年中前后增配顺周期板块,并继续坚持全球分散化配置 [5] - 港股科技板块仍有中期配置价值,中国AI产业发展周期与美国不同,在"十五五规划"支持下,科技自主可控是中长期主题 [5] - 中国股指估值在全球估值盈利比较框架下依然具有性价比,需重点关注腾讯、阿里、中芯国际、英伟达等AI相关标的业绩 [5] 港股市场情绪与资金面 - 华泰策略港股情绪指数最新读数为34.4,显示当前港股情绪已进入悲观区间 [22] - 情绪指数在10月以来不断降温,主要驱动因素是临近年底南向资金进一步流入动能可能放缓 [4] - 上周外资净流入海外中资股19.8亿美元,其中主动型外资延续流出,被动型外资延续流入 [66] - 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银行板块最多,达21.514亿港元,其次为石油石化和医药板块 [67] - 个股方面,南向资金上周净买入小米集团-W、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移动等,净卖出中芯国际、阿里巴巴-W、华虹半导体等 [68] 估值与盈利状况 - 在全球主要股指估值对比中,恒生指数动态PE约为12倍,低于纳斯达克、日经225等指数,显示估值优势 [47] - 在PB-ROE的国际比较视角下,当前MSCI中国指数溢价率为5.3% [50] - 中美科技股的PEG估值近期快速收敛 [53] - 近期境外中资股2025年盈利预期略有上行,但盈利预期修正宽度近期略有下行 [58][59] - 近一月行业盈利预期修正显示,医药、高股息板块上修明显,而汽车、互联网等板块有所下修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