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首次覆盖中国太平(00966 HK),给予“推荐”评级 [1] - 基于内含价值(PEV)估值法,给予2026年PEV 0 35倍,对应目标价为22 6港元 [6][9] 核心观点与投资逻辑 - 公司是国际化国有保险集团,正积极推动分红险转型,有助于压降存量刚性成本并缓解利率下行带来的“利差损”压力 [6][8] - 自2024年“924”以来,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公司积极把握权益类资产配置,有望攫取超额收益,资产与负债两端共同发力将驱动PEV估值回升 [6][8] - 公司当前估值具备洼地优势,静态PEV为0 34倍,在港股内资人身险同业中最低,2011年以来历史分位为39% [9][102] 公司概况与战略 - 中国太平是我国第一家跨境经营金融保险集团,以寿险为核心业务,2025年上半年寿险贡献净利润约80% [6][14] - 公司股东结构集中,实际控制人为财政部,管理层更迭后持续深化高质量发展,聚焦分红险转型等方针 [6][14][24] 寿险业务分析 - 寿险新业务价值(NBV)自2023年开始恢复增长,2025年上半年NBV同比+23%至68亿港元,新业务价值率达21 6%,仅次于中国平安 [6][32] - 渠道结构以代理人为主(总保费占比64%),银保渠道重要性提升(占比32%),银保渠道实施报行合一后价值率迅速缩小与个险渠道的差距 [6][32][40] - 公司坚决推动分红险转型,步伐领先同业,2025年上半年分红险在长险首年期交保费中占比高达87 1%,远超同业水平 [6][52] - 合同服务边际(CSM)基础厚实,截至2025年上半年,太平人寿CSM/净资产倍数为3 18,显著高于同业,预示未来利润将持续稳定释放 [6][54] 财产险业务分析 - 财产险业务主要集中于境内,占比86% 境内财险规模稳步扩张,2025年上半年综合成本率(COR)为95 5%,同比优化1 5个百分点,逐步缩小与头部公司的差距 [6][59][60] - 境外财险业务主要分布在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整体增速近年有所放缓,COR波动较为明显 [6][67] - 再保险业务规模有所收缩,但COR中枢明显改善,2025年上半年COR为93 8%,同比优化2 9个百分点 [6][69] 资产管理业务分析 - 截至2025年上半年,集团管理资产规模合计超过2 65万亿港元,同比+3%,主要由险资保费流入驱动 [6][75] - 投资配置结构保守,债券占比持续上行,截至2025年上半年达76 5%,持续领先上市同业;二级权益配置占比12 7%,位于同业中位数水平 [6][82] - 在会计分类上,FVOCI/股票占比(34 9%)和交易盘债券占比(20 8%)均相对较高,结合低基数效应,权益配置可能带来较强的贝塔机遇 [6][90]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 68亿港元、114 78亿港元、124 26亿港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 7%、6 6%、8 3% [2] - 预测2025-2027年集团内含价值增速分别为15 4%、15 3%、14 7%,对应每股内含价值(EVPS)分别为56港元、64 6港元、74 1港元 [9] - 当前2025年及2026年动态PEV分别为0 33倍和0 28倍,估值具备修复空间 [9]
中国太平(00966):深度研究报告:兼具弹性,转型头雁估值修复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