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计算机行业跟踪周报:十五五规划说明中,为何没有重点提及人工智能?-20251112
东吴证券·2025-11-12 12: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且为维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未将人工智能列为新兴支柱产业或未来产业,此举并非忽视AI,而是将其定位为赋能万物的基础性技术,强调其协同融合属性 [4][11] - 人工智能的发展重心转向服务于内部产业升级,通过赋能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实现“数智化”转型,构筑内生增长动力 [4][14] - 投资应聚焦于芯片、芯片制造及“AI+”三大方向,以把握人工智能在“十五五”期间的长期发展机遇 [4][18] “十五五”整体战略布局 - 规划采用三级梯队产业布局:第一梯队为新兴支柱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旨在形成经济增长直接动力 [4][7][8] - 第二梯队为未来产业,明确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与核聚变、脑机接口、具身智能、6G等方向,关乎国家长远竞争力 [4][9] - 第三梯队为传统产业,包括机械、纺织、轻工、钢铁、石化等,通过技术改造与“数智化”转型巩固其全球分工地位 [4][10] 人工智能的定位分析 - 人工智能的定位发生转变,从台前竞逐转为深度融合,被视为如电力般的基础赋能技术,突出协同融合而非单一赛道竞争 [4][11][12] - 政策表述有意淡化人工智能的地缘政治对抗色彩,旨在为技术合作、市场开拓与人才交流保留开放稳定的国际空间 [4][12][13] - 规划聚焦于解决人类共性挑战的领域,如脑机接口、核聚变能源等,同时将人工智能发展重心引导至内部经济结构优化 [4][14][15] 人工智能的产业应用与投资建议 - 强化工业软件是重点,政策旨在通过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换道超车”,构建下一代智能工业软件体系,推动自主可控与智能进化 [4][16] - 预计将出台需求侧激励政策,通过补贴采购行为培育市场,从需求端拉动供给侧技术创新,并支持芯片制造以夯实算力基石 [4][17] - 推动“AI+”与制造、医疗、交通、金融等重点行业深度融合,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创造经济效益 [4][18] - 投资建议关注三大方向:自主可控芯片(寒武纪-U、海光信息)、芯片制造(中芯国际、华虹公司、长电科技)、AI+工业(东土科技、能科科技、中控技术、中望软件)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