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链条政策支持“债券科技板”发展,科创债政策体系通过顶层设计、机制创新与流动性保障的三重驱动,构建起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生态,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1][7] - 科创债市场呈现显著热度,在政策引导下持续扩容,交易活跃度与机构参与度同步提升,成为支持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 [1][11] - 嘉实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规模位居科创债ETF市场首位,一键布局高质量“债券科创板”,合理久期的配置与高信用评级使其长期收益风险指标吸引力强,抽样复制与动态优化结合使年化跟踪误差控制在0.15%,交易机制便捷,流动性充足、定价效率更高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链条政策支持“债券科技板”发展 - 顶层设计:2025年5月多部门联合发布公告和通知,将科创债明确定位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构建全链条政策框架,统一发行标准、优化监管流程,提升市场效率,为规模化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5] - 发行机制:支持三类主体发行科创债,建立“绿色通道”缩短发行周期,引入风险分担工具降低发行风险,允许灵活安排增强债券适配性 [6] - 流动性保障:明确各类金融机构等可投资科创债,鼓励建立专项承销评价体系和做市机制,提升二级市场活跃度 [6] 科创债市场呈现显著热度 - 一级市场:2025年发行规模快速增加,如金融债(人民银行)发行额从2024年的0增加到2025年5月以来的2742亿元,债务融资工具(NAFMII)、公司债(证监会)等发行额也大幅增长 [8][9][11] - 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突出,科创债ETF认购火热,8只产品提前结束募集,自上市以来规模持续攀升,机构参与度高涨 [11] 嘉实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 全市场规模最大的科创债ETF - 基本信息:2025年7月10日成立,基金经理为王喆、闵锐,投资目标是争取获得与标的指数相似的总回报,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当前管理费、托管费分别为0.15%、0.05% [12][15] - 规模情况:截至2025/11/7,规模突破200亿元,合计202.48亿元,位列科创债ETF首位,反映市场对其投资价值高度认可 [12] 成分券横跨沪深交易所,一键布局高质量“债券科创板” - 指数化载体:科创债ETF填补科技创新债券缺乏标准化投资工具的空白,成为科技领域固收配置的“锚”,当前共有24只科创债ETF,分别跟踪3个指数 [17] - 指数对比: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为跨市场债券指数,覆盖沪深交易所符合条件的公募科创公司债,样本空间更大、成分券数量更多 [19] - 指数编制:样本空间聚焦高质量国企主体发行的科技创新公司债,月频调仓,满足条件的新发债券自上市次日起进入指数 [21][24] 收益风险特征:合理久期配置+低违约风险,长期收益风险指标远超中长期纯债基金 - 合理久期配置:久期指标稳定在3.69年附近,近一年波动区间维持在3 - 4年,契合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实现风险与收益平衡 [25] - 低违约风险:指数成分券中AA+及以上评级的债券占比达100%,显著高于市场同类债券指数,高信用评级占比使违约风险敞口收窄,提供下行保护 [25] - 收益竞争力:自基日2022/6/30以来,年化收益率达4.27%,与中长期纯债基金相比竞争力显著,波动率、最大回撤等风险指标处于合理范围 [28] - 跟踪误差:运用抽样复制与动态优化相结合的复合策略,自产品成立以来,年化跟踪误差逐渐稳定在0.15% [29] 交易机制:全额现金申赎、支持T+0、可质押 - 全额现金申赎:采用全额现金申赎的跨市场债券ETF,现金申购业务中的现金替代采用逐笔全额结算处理,日间实行RTGS [34] - 支持T+0:在深交所上市交易,采用支持T+0的交易效率,适合投资者捕捉日内波段机会 [35] - 可质押:开通质押回购业务,满足有再融资需求的投资者,最新折算率约为59.00% [36] 流动性充足:更优的流动性及定价效率 - 流动性服务商:申万宏源证券、东方证券及中国银河证券作为核心流动性服务商 [37] - 日均成交额:日均成交额显著领先,达到69.13亿元,远超同期科创债ETF平均48.87亿元的成交水平 [37] - 定价效率: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与基金净值之间的偏离度显著低于同类产品,为投资者保留更高潜在收益空间 [40]
指数基金产品研究系列报告之二百五十七:科创债ETF嘉实:打造科技领域债券配置的核心工具
申万宏源证券·2025-11-12 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