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美股流动性环境稳中向好,但风险偏好初现隐忧,比特币走势疲弱可能预示美股阶段性见顶 [1][2] - 风险偏好下降源于宏观数据补发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AI科技巨头业绩的可持续性质疑 [3] - 基于“实质性供应量”理论和“固有收益模型”,美股估值不贵,标普500潜在回撤幅度大概率在10%以内,静态点位下限约5600 [4] - 港股在近期外盘流动性冲击中展现出独立性,其稳定性可能成为未来自强化循环的关键 [5] 市场走势与风险偏好分析 - 联邦政府停摆问题解决后,美股市场反应积极,标普500指数周一收涨1.54%,重回MA20之上 [2] - 比特币期货未能突破MA250,作为高风险偏好资产,其走势疲弱可能领先美股见顶 [2] - 当前资产表现排序为风险偏好:比特币>美股>黄金;近期涨幅:比特币<美股<黄金,显示市场交易主线围绕风险偏好展开 [3] 风险隐忧根源 - 短期关键风险在于联邦政府恢复运作后宏观数据的密集补发,这将带来高密度增量信息,可能导致交易员降低风险暴露 [3] - 中期关键风险在于AI相关科技巨头的资本开支和业绩可持续性,这些成分股在市场中权重过高,其风险即为市场风险 [3] 美股估值与前景判断 - 美股长线上涨的核心逻辑是美元的持续增发与美股的持续回购,系统性格局难以打破 [4] - “固有收益模型”显示当前标普500估值中枢为6800-6900点,不存在巨大泡沫 [4] - 在美联储流动性护航下,标普500大概率能维持在MA60(当前6600点以上);若AI领域出现阶段性调整,回撤幅度预计在10%以内(守住MA250) [4] 港股市场独立性 - 港股以往风险偏好介于美股和比特币之间,但在本轮外盘流动性冲击中独立性增强 [5] - 这种稳定性有望在未来形成港股的自强化循环 [5]
海外策略笔记:流动性稳中向好,风险偏好初现隐忧
国信证券·2025-11-13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