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需求总体疲软 - 10月新增社融规模为8150亿元,同比少增5970亿元,低于市场预期值15284亿元[1] - 新增贷款规模(金融机构口径)2200亿元,同比少增2800亿元,低于市场预期值4600亿元[1] - 新增社融、信贷数据已连续三个月同比负增[1] 社融结构分析 - 10月新增政府债规模为4893亿元,同比少增5602亿元,是社融同比少增的主因[2] - 社融口径下的新增贷款规模为-201亿元,同比降幅为3166亿元[3] - 新增委托贷款和企业债融资表现亮眼,规模分别为1653亿元(同比多增1872亿元)和2469亿元(同比多增1482亿元),但对社融拉动有限[3] - 包含政府债的社融同比增速从7.76%最高反弹至8.98%后回落至8.49%,而剔除政府债的社融同比增速稳定在5.90-6.15%区间[3] 信贷投放与票据冲量 - 10月新增贷款规模2200亿元创2009年以来同期新低,而新增表内票据融资规模高达5006亿元,刷新历史同期最高值,同比多增3312亿元[4] - 剔除票据冲量影响后,10月实际新增贷款规模可能为-2800亿元[4] 居民贷款需求减弱 - 10月新增居民贷款规模为-3604亿元,大幅低于过去十年同期均值2908亿元[4] - 新增居民短贷为-2866亿元,新增居民中长贷为-700亿元[4] - 1-9月短期消费贷累计减少4759亿元,而中长期消费贷、短期经营贷、中长期经营贷累计新增分别为4175亿元、1742亿元、8772亿元,增幅低于过往水平[4] - 央行调查显示“更多消费”占比由23.3%降至19.2%,“更多投资”占比由12.9%抬升至18.5%,“更多储蓄”占比维持62.3%高位[5] 企业融资需求 - 10月新增企业短贷规模为-1900亿元,新增中长贷规模为300亿元,均处于季节性低点[5] - 综合贷款、债券、非标、股权、票据五因素,10月企业总体融资需求为5580亿元,同比多增4452亿元[5] 存款与货币供应 - 10月新增存款规模为6100亿元,其中新增居民存款和企业存款规模分别为-13400亿元和-10853亿元,降幅均高于季节性水平[6][7] - 非银存款规模超季节性新增18500亿元,同期银行理财规模达33.2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单月环比增幅1.13万亿元[7][8] - 10月M1同比由7.2%下降至6.2%,M2同比由8.4%小幅回落至8.2%,二者剪刀差再度扩大[8] - 今年10月M1环比下降11455亿元,降幅大于往年同期,居民与企业存款规模合计下降24253亿元[8] 政策展望与债市影响 - 需求走弱具备持续性,可能促使政策由结构性工具升级为全面性政策,年末或明年初实施降息的可能性提升[9] - 债市做多的信号正变得更加明朗[9]
不容忽视的信贷需求变化
华西证券·2025-11-14 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