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与估值 - 首次覆盖智洋创新,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为55.54元 [11][12] - 估值结合PE和PS方法,参考拓尔思、汉威科技、纵横股份等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6年150倍PE或10倍PS [25][26][27] - 公司当前总市值为8,870百万元,基于谨慎取低原则,综合估值为128.66亿元人民币 [6][27] 核心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是人工智能企业,专注于电力、水利、轨道交通、新能源等行业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已形成六大基础技术平台 [12][29] - 财务预测显示营收持续增长,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170百万元、1,417百万元、1,741百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5%、21.1%、22.9% [5][2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百万元、86百万元、114百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7%、32.9%、33.0% [5] - 销售毛利率预计稳步提升,从2025年的32.6%升至2027年的34.1% [21] 新产品与技术突破 - 公司正式推出星隼SF-X1卫星拒止空间具身智能无人机,定位“巡检无界・智守万物”,突破卫星拒止环境作业限制 [4][48] - 新产品具备“具身大脑+运控小脑”架构,实现三维态势感知、规划决策与运动控制,适用于桥梁、隧道、矿洞等多种密闭或特种场景 [4][56] - 该无人机搭载多模态信号融合定位系统和100Tops算力,基于Dynamic系列软件实现高效业务处理,支持自动航线规划和报告生成 [4][57] 行业应用与市场拓展 - 公司在电力行业已成功应用于特高压线路及多项国际大型活动保电场景,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领先地位 [32][44] - 积极拓展水利、轨道交通等新领域,2025年上半年水利行业营收同比增长16.79%,轨道交通业务已在18个铁路局试点 [40][44] - 人工智能行业进入“技术深化与场景融合”阶段,公司通过持续研发投入(2025H1研发费用占比12.16%)和横向拓展新场景打开成长空间 [39][40] 历史业绩与研发投入 - 公司营收从2020年的502百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971百万元,过去5年持续增长 [35] - 研发费用从2020年的39百万元增至2024年的111百万元,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9.97%,保持高投入 [35][4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提交知识产权申请91件,其中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37件,占比77.08% [40]
智洋创新(688191):持续推动 AI 加行业战略目标,发布卫星拒止空间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