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定收益点评:“南向通”扩容下的境外债券投资机会
国盛证券·2025-11-14 17: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随着“南向通”扩容,更多非银机构筹备参与,中国香港债券市场中中资美元债和点心债存在投资机会;中资美元债受美元加息等影响发行量下滑,但在基准利率、汇率和信用等方面有投资潜力;点心债发行量和净融资提升,在供需两端有发展前景 [2][4][5] 各部分总结 债券“南向通”介绍 - “南向通”于2021年9月24日正式启动,是境内投资者经与中国香港相关基础服务机构互联互通投资中国香港债券市场的机制,起步阶段先开通现券交易,后逐步开通回购交易 [9] - 2025年“南向通”有交易币种扩容、时间延长等优化措施,支持多币种回购,机构可通过“债券抵押 + 回购融资”模式提升资金效率 [10] - 现阶段参与“南向通”的投资者和交易对手方有监管规定,多家大型保险积极布局;基础性服务机构包括金融基础设施和托管清算银行 [11][13][14] - 交易规则方面,交易服务品种初期为现券买卖,交易时间为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时间,采用请求报价方式交易,结算币种为票面币种 [17][18][19] - 操作流程上,境内投资者先开户接入系统,与中国香港做市商询价成交,借助相关机构完成跨境清算结算,国家外汇管理局管控额度,监管机构负责合规监管 [21] “南向通”投资标的情况 中国香港债券市场情况 - 中国香港债券市场有港元、离岸人民币及G3货币三个细分市场,截至2024年末,G3货币债存量规模最大占主导地位,且公司债占比较高 [24] - 2015 - 2024年中国香港债券市场总规模上升,2024年达2.83万亿港元,外汇基金和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是市场基石,境外发行主体与本地法定机构贡献增长动力 [26] 中国香港中资美元债市场现状 - 受美元加息等影响,2022年起中资美元债发行量下滑,近三年净融资为负,2017年净融资达峰值,2022年首次转为净偿还,2023 - 2025年净偿还规模扩大 [32] - 截至2025年10月30日,存续规模3615亿美元、1180只,集中于金融、能源等行业,票面利率以3% - 5%为主,发行期限多在3年以上 [37][40] - 各行业票面利率和发行期限存在分化,融资成本相对较高,消费及周期制造等领域发行成本较高,发行期限短的债券票面利率更高 [40][42] 点心债市场现状 - 点心债发行量及净融资从2022年开始显著提升,反映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及“南向通”扩容的拉动作用 [43] - 截至2025年10月29日,存续规模15666亿元、1266只,存量结构呈高评级主导特征,与2024年相比,2025年1 - 10月高评级占比有所降低 [48] - 主要集中在金融、地产、消费等领域,票面利率各行业有分化,存量债主要以1 - 3年发行期限为主,融资成本分化明显,周期制造、地产等领域发行成本较高 [50][52] 中资美元债投资机会 - 美债作为基准利率,2025年前三季度震荡,三季度下行,后续预计维持低位震荡 [55] - 投资级中资美元债利差收窄至2024年以来低位,高收益级收益率震荡,利差处于高分位数;城投债利差明显压缩,地产债利差分化显著 [57][59][63] - 2025年美元相对人民币大幅贴水,贴水幅度近期收窄降低汇率对冲成本,提升配置性价比 [66] - 从信用角度,可从境内外利差寻找央国企债券投资机会,报告列示了部分美元债估值5%以上且境内外利差较高的主体 [67] 点心债投资机会 - 点心债表现优于境内债,与境内中短票收益率差距缩小,截至2025/10/17仍有50bp左右利差 [69] - 供给端点心债近几年放量,后续产品结构将更丰富;需求端“南向通”扩容利好二级表现,部分主体点心债性价比高,报告列示了境内外利差对比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