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汇率热点:美国政府结束停摆,后续“戏码”如何上演?
南华期货·2025-11-14 18: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2025年11月12日美国政府结束43天停摆,但临时拨款法案仅覆盖3项年度拨款,9项未敲定的年度预算和政策分歧使财政博弈“未完待续”,对经济、市场与政策的影响持续发酵;美国政府停摆对金融市场主要是短期波动,非长期趋势逆转,但潜藏长期隐患[1]。 根据相关目录总结 2025年美国政府停摆的始末与市场冲击 停摆与重启的核心逻辑 - 关门原因是国会两党在财政支出上分歧巨大,在年度预算拨款的关键政策议题,特别是与《平价医疗法案》相关的税收抵免政策存在争议,两党将停摆作为实现政治目标的筹码,共和党强硬态度使僵局超预期延长[2]。 - 开门契机是国会两党阶段性妥协,2025年11月12日通过临时拨款法案为政府提供续命资金至2026年1月30日,该法案通过或因缓解经济社会压力和两党政治博弈妥协,但未解决9项年度预算问题,埋下隐患[5][7]。 停摆并非新鲜事 - 自1976年以来美国政府停摆多达22次,起因多为预算拨款分歧,涉及多个非核心政府部门,影响美国经济社会和全球市场,频率和时长反映政治极化程度,受制度缺陷与政治极化双重驱动[8][11]。 - 历史停摆案例共性为预算程序成两党博弈战场,参议院冗长辩论规则和拨款程序易使预算法案陷入僵局,临时拨款法案成常态补丁,美国政府运作长期不稳定[11]。 市场启示 - 短期冲击是政府停摆引发市场避险情绪升温,资产价格波动加剧,股市下行,美元指数承压,影响程度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停摆时长和市场环境[12]。 - 长期趋势是经济基本面决定资产价格走势,政府停摆结束后股市通常反弹,但频繁停摆损害美国制度信誉和国际形象,影响美元地位和融资成本[13][14]。 市场影响 短期市场表现 - 本次美国政府停摆结束后美元指数疲软,跌破99关口,源于市场对美国政治稳定性和治理能力担忧,临时法案短期性使政治僵局可能重演,且停摆对经济有负面影响[23]。 停摆的宏观影响 - 政府停摆使政府支出减少,影响经济增长,如2018 - 2019年停摆导致季度GDP下降,虽部分支出可恢复,但有永久性损失,还影响消费者和企业信心,拖累相关私营部门[24][26]。 - 停摆凸显美国财政政策困境,赤字和债务问题严重,政策制定执行困难,或促使美联储采取宽松货币政策,频繁停摆和债务上限危机侵蚀美国信誉和美元地位[27][30]。 未来核心问题与再停摆风险 - 核心问题是临时拨款法案仅含3项年度预算,9项关键预算未敲定,两党分歧大,谈判前景不乐观[32]。 - 再停摆风险高,2026年1月30日临时拨款到期,若无法达成全年预算,政府将再次停摆,原因包括两党分歧未缓解、中期选举政治博弈加剧、债务上限问题或成导火索[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