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研报内容,现总结如下: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DTW相似性择时策略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相似性思路,通过比较当前指数行情与历史行情的相似度,筛选出相似的历史片段,并依据这些片段未来的加权平均涨跌幅来生成交易信号[26]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使用动态时间规整(DTW)距离算法,而非欧氏距离,作为衡量当前行情与历史行情相似度的标准,因为DTW作为一种弹性度量方法,能更好地解决时间序列间的错配问题[28] 2. 为解决传统DTW算法可能存在的“过度弯曲”导致的错误匹配(即“病态匹配”问题),模型引入了改进的DTW算法,例如增加了Sakoe-Chiba边界限制条件或Itakura Parallelogram边界限制条件[30][36] 3. 在历史数据中筛选出与当前行情DTW距离最近(即最相似)的若干历史行情片段 4. 计算这些被筛选出的历史行情片段在未来一期(例如5日或1日)的加权平均涨跌幅和加权标准差,权重取为DTW距离的倒数[26] 5. 根据计算得到的未来涨跌幅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结合预设的阈值,生成“看多”、“看空”或“无信号”的交易指令[26][16] 模型评价:在一般市场环境下,择时模型超额收益较为稳定;但在宏观和资本市场突发政策较多时,作为技术面模型无法把握政策的突然变化,可能遭遇回撤[17] 2. 模型名称:外资择时策略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两种境外上市且与A股相关联的资产(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和南方A50ETF),挖掘其价格变化中蕴含的信息,通过构建多个指标并复合信号来对A股进行择时[35]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选取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新加坡市场)和南方A50ETF(香港市场)作为信息源[35] 2. 对于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构建两个指标: * 升贴水指标 * 价格背离指标 将这两个指标复合,形成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的择时信号[35] 3. 对于南方A50ETF,构建价格背离指标,形成南方A50ETF的择时信号[35] 4. 最后,将来自上述两个资产的择时信号进行复合,形成最终的外资择时信号[35]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DTW相似性择时策略 样本外表现(2022年11月以来):绝对收益率38.56%,最大回撤率21.32%[4][17] 样本外表现(2024年以来,在沪深300指数上):绝对收益率36.58%,最大回撤率21.36%,交易胜率50.00%,交易盈亏比3.39[19] 2. 外资择时策略 全样本历史表现(2014年12月30日至2024年12月31日): * 多空策略:年化收益率18.96%,最大回撤率25.69%,日胜率近55%,盈亏比超过2.5[21] * 多头策略:年化收益率14.19%,最大回撤率17.27%,日胜率近55%,盈亏比超过2.5[21] 样本外表现(2024年以来,多头策略):绝对收益率35.42%,最大回撤率8.23%[4][24]
技术择时信号:A股转为看多
招商证券·2025-11-15 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