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2026年刺破美股AI泡沫的主要风险可能并非产业周期或股票估值,而是宏观和政治周期,特别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潜在转向 [1][11] - 尽管当前美股AI领域存在泡沫特征,且处于泡沫生命周期中的“狂热初期”,但泡沫的彻底破裂更可能由货币政策从宽松转向紧缩触发 [3][5] 泡沫的判定与特征 - 市场通常以估值、资本支出和自由现金流等基本面指标判断AI泡沫,但华尔街对此存在分歧 [2] - 参照历史泡沫的四个特征,当前美股AI市场均有所体现:技术商业化存在不确定性、部分科技股估值快速上涨脱离内在价值、全球散户和机构集中参与科技股投资、以及AI叙事已上升为“国家信仰” [2][15][16][17] - 基于这些特征,报告判定美股AI确实存在泡沫 [2] 泡沫的生命周期与当前阶段 - 泡沫刺破前通常经历三个阶段:萌芽期(宽松货币环境催生)、狂热期(新投资者涌入,IPO活跃,企业投资情绪高涨)和非理性繁荣期(指标达历史极值,杠杆高企) [3][18] - 通过综合拟合泡沫生命周期相关指标,报告认为当前美股科技板块处于“狂热的初期”,大致位于历史54%的分位水平,而2000年科网泡沫顶峰时该指标为70% [3][20] - 截至报告发布时(11月),标普500指数估值处于过去35年的95%分位以上,接近2000年水平,但整体IPO活跃度和资本支出相较于2000年泡沫时期仍偏低 [3][19] 历史泡沫破裂的启示 - 历史案例(如1970年代的“漂亮50”泡沫和2000年的科网泡沫)表明,泡沫破裂的根本原因往往是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紧缩 [4][22][24] - “漂亮50”泡沫在估值均值达42倍时,因美联储为应对经济过热和石油危机而大幅快速加息,最终从高点下跌近60% [4][27] - 科网泡沫时期,纳斯达克指数在互联网公司财报不及预期后开始调整,伴随美联储加息,指数从历史高点5048点跌至1114点,跌幅近80% [4][38] 2026年泡沫前景与潜在触发因素 - 结合泡沫生命周期指标,2026年泡沫仍有扩张空间,但刺破泡沫的“针”可能在2026年晚些时候出现 [5][43] - 两种可能情形或引发货币政策转向:情形一,若“鸽派”美联储主席上任后降息幅度超出经济所需,可能导致经济从“软着陆”转向过热,通胀风险增加,进而引发加息预期,使降息周期在2026年结束 [5][43][46];情形二,若美联储保持独立性仅小幅降息(如低于市场预期的4次),且降息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不降息的效果可能等同于变相加息 [5][51] - 若上述情形发生,2026年美股AI泡沫可能进入生命周期的尾声 [5][57]
策略深度报告 20251116:2026年,美股AI泡沫会破裂吗?
东吴证券·2025-11-16 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