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收+基金2025年Q3季报分析:固收+基金大时代
华源证券·2025-11-16 15: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Q3公募固收+基金规模大幅上升创历史新高,增量主要来自二级债基,头部机构集中度提升;资产配置上权益仓位提升至24Q1以来最高,主要增持制造业标的,前十大重仓股较稳定且增持多集中科技领域;可转债投资上可转换债券型基金和二级债基成为增持主力;业绩方面规模与收益率无显著相关性,部分中小规模产品收益弹性高[2][20][35][53][66] 各部分总结 整体规模:二级债基成扩容主力 - 固收+基金起源于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资金外溢需求,2020 - 2021年快速增长,2022年回调,25Q2和25Q3因低利率及权益市场行情规模快速增长,25Q3重回2.5万亿以上[7] - 2025年Q3固收+基金规模较上季度大幅上升创历史新高,增量主要来自二级债基;Q3数量略有增长亦创新高;二级债基资产净值全市场占比大幅提升,可转债基金规模占比提升,一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基金占比略有下降;二级债基Q3规模大增资金或主要来源于险资、理财等机构资金[7][10][13][14] 机构规模:头部机构集中度提升 存量规模排名 - 2025Q3固收+基金规模排名前十的公募基金公司占比环比上升,行业集中度提升;截至9月底,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固收+基金规模合计1.3万亿元,排名前五和前十的公司占全市场比例分别从二季度的26.2%、43.0%提升至28.9%、46.0%[20] 存量规模变化 - 2025年Q3不同规模和类型基金公司固收+基金规模增长呈现显著分化,大型和私募系等部分基金公司增长明显,保险系出现收缩;25Q3固收+基金规模增长排名前十的公募基金公司主要为景顺长城基金等,规模增长主要集中在“固收大厂”和“权益大厂”,行业头部效应进一步凸显[26][29][30] 资产配置变化:权益仓位提升 固收+基金大类资产配置变化 - 2025年Q3固收+基金资产配置结构调整,股票仓位提升至24Q1以来最高水平,市值占比达8.9%较25Q2增加2.25pct,对应规模增长1020.9亿元;除可转换债基外,其余各类债基股票持仓比例上升、债券持仓比例下降[35][39] 股票资产投资变化 - 固收+基金权益资产主要投资制造业领域标的,25Q3制造业投资规模1481亿元占比约63%;三季度制造业、采矿业、信息传输等行业投资规模增加,电力、建筑业、房地产业等投资规模缩减;前十大重仓股整体较稳定,增持多集中科技领域[47][49][50] 转债资产投资变化 - 固收+基金中可转债基金和二级债基是持有和增持可转债的主要力量,25Q3分别增配359.72亿元和205.45亿元,一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型基金分别减持77.47亿元和36.02亿元;固收+基金约11.19%的资产配置于可转债,仅可转换债基转债仓位环比提升;前五大重仓债券中金融债和国债占主导,银行板块可转债规模占比虽仍居首但较Q2下降,电力设备等行业占比显著提升;持仓规模前十的转债排名较稳定,新增电力设备转债,整体延续对银行板块持有并增加对电力设备行业倾斜[53][55][61] 业绩表现 - 2025Q3固收+基金规模与收益率无显著相关性,规模超200亿的头部产品收益中枢约4%上下,百亿以下中小规模产品收益弹性更高;收益为正的产品占比83.49%,三季度平均收益率约3.16%;表现突出的十只基金包括华安智联混合(LOF)等,通过灵活配置权益仓位及可转债资产实现超额收益;季度收益率超18%的固收+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科技成长板块占据主导[6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