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余债基集中开放的影响 - 摊余债基在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上半年迎集中开放高峰,累计规模超4000亿元[12] - 开放规模单月呈两波高峰,2025年12月达1077亿元,2026年3月突破1160亿元,以3年、5年期产品为主[1][12] - 产品持仓风格从政金债(初期占比近90%)转向信用债,截至三季度末信用债持仓市值突破2900亿元,占债券持仓比重升至14.9%,较2024年末的1.8%增长近8倍[1][13] - 中期票据为信用债增持主力,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亦大幅增持[1][13] - 资金来源切换,银行理财取代银行自营成为核心增量,持有规模从171亿元飙升至930亿元,增幅超5倍[13] - 理财资金84%投向3年以内封闭期产品,强化中短端信用债配置需求[1][13] - 债市结构分化:3-5年中高等级信用债受益显著;二永债因不符SPPI测试被排除;超长信用债因期限不匹配受益有限;政金债利差压缩动力减弱[1][14] - 2025年11月至2026年上半年,3-5年中高等级信用债配置需求将持续释放,短期或维持强势[1][14] 多资产周度表现(11月8日至11月15日) - 权益市场:沪深300下跌1.09%,恒生指数上涨1.26%,标普500上涨0.08%[2][15] - 债券市场:中债10年下跌0.03BP,美债10年上涨3BP[2][15] - 汇率市场:美元指数下跌0.27%,离岸人民币升值0.36%[2][15] - 大宗商品:伦敦金现上涨1.93%,伦敦银现上涨6.81%,LME铜上涨1.23%,WTI原油上涨0.57%,SHFE螺纹钢上涨0.53%,LME铝下跌0.3%[2][15] - 资产比价:金银比降至78.28(降3.75),铜油比升至180.58(升1.17),股债性价比升至4.1(升0.06)[2][18] - 库存变化:原油库存升至44355万吨(增278万吨),螺纹钢库存升至467万吨(增4万吨),阴极铜库存升至109690吨(增14656吨)[3][23] - 资金行为:美元多头持仓升至14032张(增1541张),空头持仓降至24376张(降1009张);黄金ETF规模升至3356万盎司(增6万盎司)[3][30]
多资产周报:如何看待摊余债基集中开放?-20251116
国信证券·2025-11-16 16:40